2011微電影來襲

2011年「微」(Micro) 這個字,已經悄悄的入侵了我們的生活;從「微博」、「微小說」,一直到近日炙手可熱的「微電影」,通通冠上了「微」這個字。

微電影。原 於 KUSO

其實最初始,微電影的雛形,如同許多網路短片,是從對於大片,大製作的嘲諷(parody)。例如在2005年網路上盛傳的《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就是對於陳凱歌的《無極》所做的嘲弄。在這個短片中,創作者重新剪輯《無極》畫面,並且搭上揶揄搞笑的旁白。然而隨着各種網絡硬體移動載體的發展完備, 微電影這樣的形式,也從被接受到被喜愛。故事不再依附在大片上,開始獨立發展,隨着網民的創意,更加天馬行空

而相較於傳統在youtube的網路短片,微電影賣的是一種「故事」。這也是爲什麼微電影可以和Youtube素人自拍影片在移動終端的競爭中找到區隔和出路。這種可自由結合各種戲劇主題,可以說故事的「微電影」,透過網路或掌上型裝置觀賞方便,逐漸成爲一種廣受喜愛的新型態娛樂享受。

微電影題材更庶民

然而造成微電影遍地開花的一個最大特色就是隻管傳播,不用擔心回收。畢竟微電影不像製作正規電影一般,需要強大的製作成本爲後援,加上播放平臺只是網絡,因此在製作上甚至可用一般手機進行拍攝,家用電腦就可以進行剪輯與上傳。所以微電影比較不用考慮回收,內容也就更貼近庶民生活,包羅萬象,融合了幽默搞怪、時尚潮流、公益教育、商業定製等主題,不但可以單獨成篇,也可集結成一個系列。加上觀看微電影,觀衆並付費,因此只要影片本身具有話題性,就會伴隨而來大量的收看人口。加上隨着手機以及無線上網的普及,具有議題性質的影片更是在社羣網絡上大量的被轉載與流傳,形成了強大的影響力。

以中國大陸爲例,目前擁有手機的人口已經超過8億,而許多熱門的微電影在網路上的點擊率更達到2億次。這樣巨大商機,以及相較之下低廉的成本(製作週期短,無需衆多明星卡司) ,加上方便收看也讓許多既定的網路行銷,以及網路廣告透過微電影的方式包裝推出。

微電影。廣告效益

由汽車廠商凱迪拉克所贊助由吳彥祖所拍攝的《一觸即發》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支全片場面宏大,製作精良媲美電影,融入明星、追殺、特技、懸疑等動感元素,瞬間打動觀衆得到了許多的好評,所帶來的宣傳效益,更是從原本的生活消費版面跨越到娛樂版面,讓車商不僅贏的面子,更贏得裡子。因此2011年凱迪拉克再度與藝人合作,前往美國拍攝微電影莫文蔚《66號公路》,而莫文蔚更親自配唱創作歌曲《沒有圍牆的世界》。除了車商以外,這樣的商業模式也引起了各大品牌的效訪,例如韓國三星也贊助知名主持人蔡康永拍攝他的第一部微電影作品《縱身一躍》。

臺灣,微電影也飄洋過海發展的火熱。隨着最近總統選戰到來,藍綠雙方紛紛在網路上推出微電影搶攻網路族羣,甚至日前線上遊戲大廠中華網龍也推出《鑽石俱樂部Online》「十二星座麻將物語」微電影系列。而唱片公司也配搭着藝人宣傳,將新專輯的音樂錄影帶拍攝成微電影,例如馬來西亞海螺唱片與臺灣海蝶唱片所推出的《謝謝寂寞》就是由音樂錄影帶轉戰微電影市場的例子。

然而目前微電影帶來的是創作的自由,還是轉變成另外一種僞裝成電影形式的網路廣告?也成爲衆多「網民」討論的焦點。無可厚非的,我們可以看到微電影所產生的一種新商業模式:由廠商決定好置入產品後,找尋適合的導演與明星來製造賣點以及話題。

微電影。評價仍靠創意

相較於傳統廣告,微電影的重點是故事。因此只要故事有點,那麼使用者就會得到滿足。樂觀的來說,這樣的一個模式可以做到讓投資人、媒體、創作者、觀衆四方得利。就創作者而言,可以從創作之初便結合廣告元素進行創作。對觀衆而言,這也避免了影視作品創作後期廣告硬性植入,導致觀衆產生牴觸情緒。而播出平臺也能收穫巨大的點擊量以及廣告收益,滿足了各個面向。

然而悲觀的來說,畢竟這樣的微電影缺乏了更純粹的創作本質。它只是一個故事型的「廣告」,而商業邏輯也容易讓人忽視電影感動人的本質。一味的追求高點擊率所產生出來的影片只是更腥、羶、色,而不一定代表觀衆接受。畢竟在傳播學上,被告知並不代表觀衆接受或買單,能否產生正面的評價纔是重點。

微電影的興起說明了觀衆對於故事性產品的認同,也證明了數位時代對於內容的渴求。隨着科技的進步,這樣輕薄短小創作只會有更多的舞臺,然而聚光燈又會落在哪個作品上,我想除了話題性之外,創意以及分享的本質將會是決勝點。畢竟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創作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