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所大學放一起 哪些用名字欺騙了你?
名字作爲大學的標識,難免會影響人們判斷一所學校好壞的直觀感受。數字之道統計了819所普通高校的校名,總結出其中的規律。什麼是校名中的高頻詞,哪些學校從名字就能看出“牛”,哪些起名Bug會暴露“野雞大學”的身份?
文丨庫洛醬 圖丨阿甘
我們從教育部2018年公佈的普通高等院校名單裡的819所大學(本科院校,不含獨立學院,不含民辦高校),當我們把這些高校的名字都放在一起進行詞語索檢,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
通過統計我們發現,我國高校的命名90%左右都以地域+學科分類+大學/學院,這種基本格式出現。
學院比大學“差”在哪?
在我們統計的800多所高校的名字裡,叫大學的和叫學院基本是一半一半。
既然都是大學,爲什麼有的叫XX大學,有的叫XX學院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規定,大學和學院都應當具有較強的教學、科學研究力量,較高的教學、科學研究水平和相應規模,能夠實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
大學在各方的要求上還是要比學院高一些。遼寧科技大學與遼寧科技學院,河南科技大學與河南科技學院,湖南科技大學與湖南科技學院等學校,到底哪一個更強一些,大家心裡應該有數了吧。
不過,這種高差比較,放在一些注重專長的學校上,就不一定管用了。比如中央美術學院的藝術專業和北京礦業大學的藝術專業,哪個更專業一些,我們還是可以很容易的判斷出來的!畢竟術業有專攻嘛!
同樣叫“XX”,到底誰更強?
既然說到了學科專業,800多所高校的名字裡,除去了代表學校地域擡頭和“大學”和“學院”的後綴,出現頻次最高的就是“師範”、“科技”、“工業”、“理工”、“醫科”、“財經”……這些代表學科分類的詞了。
一個地區,這麼多“師範”、“理工”,到底誰更好呢?
代表全域的不一定比代表全省的高端,代表全省的也不一定比某個地市的厲害。真正的實力還是要同方向下的實力較量,而不是隻是單純的覆蓋區域的大小。
高校名字裡含有學科分類本是爲了便於各位學生和家長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鎖定心儀的學校。但是,林子大了也就難免什麼鳥都有,各位考生和家長在選好了專業方向後,也不要輕易被名頭給唬住了。
前身爲唐山礦冶學院的華北理工大學(普通本科高校),在起名的路上可謂費盡心思,先後改了9次名字,最終起了華北理工大學這個聽起來高大上的新名字。然而名字始終只是“皮相”,並不能改變它的軟硬實力。
以省命名的都“牛掰”
有學科分類的不能單純從前綴地域來判斷好壞,那如果高校名字裡沒有學科分類,非常霸氣地直接冠以當地省份作名字呢?
既然它們可以代表一個省份,那這些學校的實力一定都不差吧。起碼也要是個985或者211吧?
4個直轄市開頭的大學3個是985,18個以省命名的大學佔了5所985,6所211(非985);5個自治區開頭命名的大學均爲211高校。雖然不是所有以省份命名的高校都是985或211,但這些學校絕無山寨,面對以“省份+大學命名”的學校可放心選擇。
獨立命名僅佔1%
除這些以地域或者專業命名的高校外,還有9所學校,他們的名字裡既沒有所屬地,也沒有專業詞。
國外高校中,用人名直接命名大學很常見。如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耶魯大學。但在國內,這種情況屈指可數。
魯迅美術學院:1938年建於延安,毛主席當初以魯迅命名是想通過魯迅先生的這種精神來賦予魯藝靈魂,希望魯藝能夠引領中國的新美術,故取名魯迅藝術學院。現中國八大美院之一。
星海音樂學院:前身是成立於1932年的廣州音樂院,1985年12月,爲紀念廣東籍人民音樂家冼星海,更名爲星海音樂學院。這個學校先後孕育了冼星海、蕭友梅、馬思聰、李凌等引領中國近現代音樂文化潮流的傑出音樂家。
仲愷農業工程大學: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近代民主革命著名的政治活動家何香凝先生等提議、國民黨中央爲紀念廖仲愷先生愛護農工的意願而決定創辦的,何香凝先生任首任校長15年。
這些大學以名來紀念這些先驅,同時也用先驅的精神來激勵這些大學,可謂是相得益彰。在我國能夠格把名字用在公辦高校裡的就這幾所,如果你在高校名字裡看到其他人名,基本上就可以知道民辦高校或者專科學校了。
很多“野雞大學”正是鑽了高校校名裡的這些空子,名正言順的騎到了“正統”大軍的頭上。
畢竟,大多數人對大學的認識,只能覆蓋到清華北大或者南開復旦這個級別,其它學校到底好不好,很多人也只能靠名字猜。數字之道希望通過我們的梳理和總結,幫助各位考生和家長可以擦亮眼睛,不要再發生“民辦變一流”、“一本變專科”的冤假錯案了,預祝各位都能走進自己心儀的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