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對陸依賴 歐盟重啓採礦業
歐盟執委會表示,這項戰略計劃將投入225億歐元,以確保順利運作。這些項目包括在歐盟開採鋰、銅、鎳或鎢等礦產,它們將受益於簡化的批准程序以及歐盟的財政支持。
綜合外媒26日報導,歐盟執委會主管繁榮與產業戰略的副主席塞儒內(Stephane Sejourne)25日表示,長期以來,原物料一直是歐盟產業政策的盲點,歐洲幾乎完全依賴境外供應,而非發展本身開採能力,直到新冠疫情與烏克蘭戰爭發生後,才真正意識到依賴外部供應鏈所帶來的風險。
資料顯示,歐洲所需的鋰,在加工階段十分仰仗中國。此外,中國開採全球超過三分之二稀土,且85%在中國加工。
報導稱,這項計劃清單是依據歐盟去年通過的「關鍵原料法」,旨在2030年達成10%本地開採、40%加工處理、25%回收利用,並將任何單一國家進口比例限制在六成以下,以降低供應鏈的風險。
歐盟執委會日前並選出首批涵蓋13個會員國的47項示範計劃,其中一項是德國綠能新創公司Vulcan Energy位於萊茵地區法耳次(Pfalz)一帶的地熱鋰提煉計劃。該公司預計今夏開始從地底抽取含鋰熱水,目標年產2.4萬噸碳中和鋰氫氧化物,提供福斯、斯特蘭蒂斯、雷諾等車廠,以及電池製造商LG能源解決方案公司使用。Vulcan Energy將享有資金補助及歐洲投資銀行的融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