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醫療腦健康保障孤獨症康復效果,爲孤獨症家庭保駕護航

四處尋覓康復機構,挑花了眼;每日干預訓練,卻看不到成效;白花花的錢砸進去,卻打了水漂……這些,是許多孤獨症家庭遭遇過的經歷。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近300多萬孤獨症兒童,一直以來孤獨症的治療沒有特效藥,需要高度依賴康復師的行爲干預,孤獨症兒童在早期需要接受每週至少40小時以上的干預,高頻的人工干預治療意味着高昂的康復費用,但對於最後的干預效果,往往是康復師口頭說的“孩子好多了”或“孩子還是不行”,無法得到清晰的量化反饋。

不少孤獨症家長表示,孩子的干預歷程就像在“賭博”,不知道孩子會不會好,也不知道好了多少,錢白花是小事,怕的是耽誤了孩子的黃金干預期。“這對於長期做醫療管理,慣用醫療思維的我來說,是很難接受的,因爲它不是客觀的評價,沒有數據作支撐,北大醫療腦健康一直在想如何解決這個痛點,所以我們制定了一整套的康復流程及標準,包括從業人員標準、康復過程標準、康復效果標準等。”北大醫療腦健康總經理王磊說道。

9月6日,北大醫療腦健康與平安財產險簽約投保國內首個兒童孤獨症康復師職業責任險,基於該險上線,北大醫療腦健康爲國內兒童孤獨症康復效果提供多重保障服務,給國內衆多孤獨症康復家庭一劑強心劑。據瞭解,該職業責任險是保障北大醫療腦健康公司的康復師在治療孤獨症患兒過程中,在康復週期內承諾患兒每個月的能力提升分數及標準,如未達到相應康復標準評分,北大醫療腦健康將對用戶進行相應金額賠付。

這也就意味着,國內首次對康復效果設立了體系化標準,孤獨症家庭的權益有了更好的保障。康復效果保障服務從康復的“專業、有效”維度上,更好地保障、促進兒康行業良性健康地發展。

“帶着孩子去機構干預承受的最大壓力就是,孩子變好或者沒變好,這個結果都要去面對、去自我消化。”童童(化名)是一名4歲的孤獨症兒童,從他3歲被診斷爲孤獨症譜系障礙開始,童童媽媽就跑遍了全市各家孤獨症康復機構。“有了這個保障服務,我們感覺很安心,最直接的是經濟利益和孩子的康復過程得到了保障。”

王磊表示:“孤獨症康復的關鍵是抓住黃金干預期,北大醫療腦健康肩負的不僅是一個個孩子的健康,更是一個個孤獨症家庭的未來。這次與平安財產險的合作就是對這個病種羣體保障的新嘗試,在國家保障之外,讓商業保障先來盡一份力。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表率行動,減輕患者家庭的負擔,讓家長們更放心,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