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2025年社零增速存在進一步增長空間
每經記者:周逸斐 每經編輯:陳旭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7895億元,比上年增長3.5%。
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在2024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佈會介紹全年消費情況時表示,2024年全國市場銷售保持增長,網上零售較爲活躍。從消費看,四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8%,比三季度加快1.1個百分點。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帶動,四季度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傢俱類、汽車類、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商品零售額合計拉動整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約1個百分點。
2024年我國消費整體表現如何?接下來應該從哪些方面發力讓老百姓放心大膽消費?2025年消費需求有哪些預判表現?圍繞這一系列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對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進行了專訪。
2024年消費走勢平穩
NBD:2024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7895億元,比上年增長3.5%。您如何評價2024年我國消費的整體表現?
蘇劍:在當前國內外複雜形勢下,2024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5%,消費走勢平穩。尤其是2024年四季度,一攬子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取得了明顯的效應,推動消費增速上行,也提振了消費增長的信心。
NBD:我們發現,2024年一線城市消費有所走弱,但一些地方鄉村消費市場較爲亮眼,您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蘇劍:一方面,這是收入預期影響不同所致。在城鎮居民收入佔比中,工資性收入佔比明顯高於農村居民,是日常消費的主要來源,而對於農村居民來說,其對經營性收入較爲敏感。
2024年,部分居民收入增速下滑,其中比較明顯的是工資性收入增速和財產性收入增速,這兩者對城鎮居民收入預期的影響較爲明顯,導致城鎮居民消費增速下滑相對顯著。
另一方面,與農村居民相比,在較發達城市的居民消費當中,提高生活品質的非剛需消費佔比更高。在經濟存在一定壓力的情況下,非剛需消費更容易收縮,這是導致2024年一線城市消費有所走弱,但一些地方鄉村消費市場較爲亮眼的主要原因之一。
2025年社零有望“提速”
NBD:您認爲要恢復家庭消費支出水平,宏觀政策層面應該怎麼做?
蘇劍:一方面,要通過“穩就業、穩收入”從根本上推動消費增長;另一方面,要完善保障體系,減少居民未來消費成本,增加當期消費。
NBD: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推動中低收入羣體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意願和層級。您覺得可以從哪些方面發力讓老百姓放心大膽消費?
蘇劍:“9·24”一攬子增量政策出爐,以及後來各種穩增長、擴內需、防風險的政策,都有助於穩定老百姓的預期。我認爲可以通過發放消費券,直接對居民消費給予補貼,提振居民消費慾望;與此同時,還應完善醫保、社保等保障體系,減少居民消費的後顧之憂。
NBD:2025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是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在提振消費方面,您認爲哪些領域需要重點關注?對2025年消費需求的表現,您有哪些預判?
蘇劍:擴內需是穩增長的前提。當前我國貨幣政策從穩健轉向適度寬鬆,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調整,隨之也出臺了一些政策組合拳,包括“兩重”(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兩新”(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以及其他提振消費的措施。
未來的消費市場上,提高居民生活品質的高科技消費品及適應老齡化社會、改善老年人生活品質的產品消費潛力巨大。2025年,隨着促消費政策力度的進一步加碼,社零增速存在進一步增長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