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放棄救華爲?專家爆陸狂推28奈米內幕
大陸鼓勵生產近10年前技術晶片。(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爲突破川普政府科技戰圍堵,大陸官方日前對製程小於28奈米的企業,祭出前10年免徵企業所得稅優惠。其實臺積電早在2011年就量產28奈米晶片,而大陸卻在此時鼓勵生產10年前技術晶片,令外界相當好奇;對此,專家表示,大陸自產北斗導航型晶片目前只用28奈米,加上中芯14奈米技術已可滿足需求,未必需要更高階的晶片。
大陸晶圓大廠中芯國際上週公告,於北京設立合資廠,將發展28奈米或以上製程,首期目標產能爲每月約10萬片的12吋晶圓;隨後,大陸國務院4日公佈發展半導體和軟體產業新政,對製程小於28奈米且經營15年以上的企業或項目,免徵前10年企業所得稅。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早在2011年就開始量產28奈米制程晶片,當時中芯的技術只停留在40奈米;2013年臺積電就已達到中芯目前所訂目標,每月10萬片12吋晶片。
2015年,中芯開始量產28奈米晶片,而當時臺積電已推進16奈米量產,今年臺積電量產5奈米晶片,3奈米制程開發符合進度,將在2022年下半年量產;而中芯目前才挑戰14奈米量產,50%以上營收仍來自90奈米的非高階製程。
供應華爲需要14奈米以下製程晶片,當前中芯技術仍相對落後。川普政府對華爲新禁令將於9月15日生效,繼臺積電暗示斷供華爲後,中芯供貨期待也可能落空。
香港經濟日報引述專欄作家石鏡泉看法,他比喻,臺積電的7奈米和5奈米可應付高尖端魚翅市場,28奈米經多年發展如同白粥等基本食品,中芯可以經營中端白粥市場,各有各的愛好者。
石鏡泉表示,陸制北斗導航型晶片,模塊等基礎產品銷量已超過1億片,未來將看到更多應用北斗技術的各類產品,而北斗系統最新也只用28奈米晶片,可見大陸國家政策也在配合北斗三號衛星導航發展。
他指出,28奈米晶片主攻的並非最高階智慧手機市場,而是配合大陸5G「萬物互聯」以及衛星導航系統等概念,目前中芯14奈米技術量產和和華虹半導體28奈米制程等已能滿足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