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研究揭開高學歷父母的困境:不怕給孩子360°全景鋪路,就怕孩子“帶不動”

看點在當今社會,我們常常以爲“學二代”家庭及中產階層家庭,因其文化優勢,能夠輕鬆培育出優秀的下一代。然而,北師大學者在多項研究中發現,事實並非如此。這些家庭在孩子的教養與成長過程中,同樣面臨着諸多危機、拉扯與困境。

文丨Linda 編丨Chelsea

前段時間,外灘君看到一位博主分享:

春節帶孩子出去玩,碰上高鐵鄰座也是家長帶孩子。孩子爸媽討論後續行程,孩子卻趴在小桌板上苦哈哈地做題。

爲什麼大過年還這麼卷呢?一聊,原來這根本不是孩子家長的本意。兩口子上學時沒怎麼費過勁兒,覺得小小孩兒的天性就該玩,小學的那點基礎現學現用足夠了。

可孩子上小學後,才發現其他同學基本都能做簡單加減法、認不少字、還能說英語……家長還在想轍呢,孩子上課時跟不上,已經受不了了。

鄰座的媽媽感慨道:“我們本來覺得根本用不着卷。但沒想到其他孩子都在搶跑,‘不卷’反而給孩子帶來了更大的壓力。最後不得不給孩子‘另尋出路’。”

正巧,外灘君也看到北京師範大學的學者早已關注到了這代碩博高學歷的中產家長的教育困境。

在多年多次不同具體課題的研究中,多位學者都發現,像火車上這對爸媽一樣,這代基本有着碩博學歷的中產父母,眼界更開闊,自然對子女的培養給予了不少理想,希望孩子不要受困於學習的“內卷”,但在大環境下,想要堅定地走“純粹性教養”路線並不容易。

大部分家長寄希望於投入更多教育資源,儘可能爲孩子的未來多鋪一點路,並因此被迫捲入一場更隱秘的競爭中。

傾盡資源爲孩子兜底,

但也不願接受真的“觸底”

這些研究的主要對象是一羣90後和00後的“學二代”,他們的“學一代”父母均爲改開後的第一代大學生,一方或雙方有碩士及以上學歷,而“學二代”本人則是大學在校生或畢業生。

學歷和閱歷讓“學一代”有了更好的工作環境和更開闊的文化視野,家裡的教育氛圍也很濃厚。

可以說,他們因爲親身經歷所以深信“讀書改變命運”。但同時,他們也感受過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恐怖,等到他們爲人父母時,

一方面,他們願意竭盡全力爲孩子選擇和創造競爭更少的賽道;

另一方面,他們也更願意積極關注和了解教育的理念變革,希望孩子不要完全陷入重複、枯燥的應試訓練,而是在更純粹的養育中,學得有成果,也生活得更開心。

以日益成爲家長心頭大事的中考爲例,北京海淀區是個好學校很多,但“卷”到裂開的一個地方。

2023年,北京中考滿分660分,而海淀區650分及以上的學生有205人;2022年,655分以上的學生甚至達到了517人。一分的差距都讓家長心驚肉跳。

數據來源:北京教育考試院

製圖:外灘君

即便是清北畢業的父母,也不能拍着胸脯保證自己的高智商都遺傳給了下一代。因此,很多家長也在房子上精心打算。

北漂小有成績的C先生告訴外灘君,自己業務主要在通州區,爲了日後接送孩子方便,他決定在通州爲孩子選擇學區。

爲了滿足當時對納稅和社保的要求,他提前多年,把公司的註冊地址改到了通州區。爲了預防購房政策變化,他還另外在天津選購了一處房產,作爲孩子的上學備用房。

除此以外,很多“學二代”的家長願意花精力帶孩子逛博物館、看演出、外出旅遊等,在紓解了孩子的學習壓力的同時,也拓寬了孩子興趣和視野,看似勞逸結合,其實也有不少小心機藏在裡面。

有人提前好幾個月就在爲孩子物色寒假、暑假的研學旅行;

有人把“平常”的愛好研究得很透徹,家長圈裡討論芭蕾已經到了“俄派重技巧,英派重興趣”的程度;

還有人爲孩子量身定製地培養一些小衆興趣,曾有爸爸分享自己女兒學習的是在國內很小衆的壁球,沒少帶着她到全球各地參加比賽。

“學二代”的孩子們對此也有鮮明的感受,其中一個這樣說道:“小時候父母對我學習要求不高,不一定要得第一名。父母倒是鼓勵我對感興趣的東西多試試,找一找未來的興趣方向。”

當然這些除了給孩子帶來成就感和自信心,如果孩子真的能在其中一條路上走得比其他人更遠,說不定也能成爲教育的新路線。

“學二代”父母們有着理性和比較開明的教育理念,但他們其實並不能夠接受孩子真正地“掉隊”和“觸底”,所以總是陷入矛盾和拉扯中。

外灘君認識的一位“佛系”好爸爸J先生,他常把“差不多就行了”掛在嘴邊,卻在重點班的閨女考出班裡前二十名的時候慌了神。

上海G女士曾和外灘君分享過自己的故事:她本升碩時由文轉理,但成績依舊出色。多年前,孩子在初中數學跟不上,她工作繁忙,最終請一位大學老師給孩子指點了幾次。高維度的方法論打開了孩子的思維方式,也讓孩子的數學成績很快就有了提升,並且再沒有讓G女士操過心。

家長們不約而同地做出了唯一的選擇:傾盡自己的資源和精力,創造更好的教育環境,爲孩子的未來鋪路兜底。

但這種庇護式育兒並不是完美無瑕的,畢竟孩子的表現最重要:他們是否能夠很好的接受和消化父母的精心選擇和安排呢?

矛盾中前行

極致精心養育背後的新困境

學者們在研究中發現,儘管高知父母們不斷了解教育前沿訊息,理性規劃,又精心培養。但不同家庭的仍然呈現出不同的氛圍,也面臨着不一樣的困境。這些境況,身爲“學二代”的孩子感受最深。

1.決定進退的那一刻,高起點意味着高壓力

中國家庭追蹤調查數據顯示,中國高等教育確實存在代際傳遞現象,父母接受教育程度越高,子代接受高等教育概率也會越高。

但或許因爲“學一代”靠教育獲得的紅利太多,他們面對子代教育時,總會有一種脫離理性的焦慮感。因爲失敗的概率再小,落在一個小家庭上,也是百分之百。

害怕跌落的心態十分常見,更具體地體現爲害怕孩子“賽道”跌落。

家長爲孩子謀劃的不僅是進哪個大學,還提前到能不能上相應的高中、初中,甚至小學。

這個“賽道”每個家庭的定義都不太一樣,但是因爲父母自身的高學歷和高薪工作在社會評價體系普遍被認可,更容易讓他們沿着成功經驗的慣性思維來“複製成功”:清北的父母大概率覺得自己的孩子至少得上清北,留過學的父母會努力讓孩子走爬藤之路……

於是,很多父母會在某個“決定進退”的關鍵節,將壓力不自覺地傳遞給自己的孩子。

“我母親很喜歡把我的成長點滴記錄下來。我很慶幸自己有一個自由沒有壓力的童年。在別的家長爲孩子報補習班的時候,母親鼓勵我做自己感興趣的事。但在上了高中後,我不得不面對高考的競爭壓力,很明顯感到母親突然加強了對我的管控。”

這是一位在讀博士的經歷。中學以後被迫面對父母的嚴控和升學壓力,也是很多“學二代”孩子的寫照。

“學一代”大都是家裡最出人頭地的那一個。這也就意味着,“學二代”從小就被看作重點培養對象,他們不敢做“掉鏈子”的一代人,不得不逼得自己更優秀。

90後的“學二代”小Q,父母都是名校畢業,他還從小就聽各位叔叔阿姨們說:“你看人家爹媽都是高材生,他長大一定也特別有出息”。

後來偶爾有幾次好成績,他更變成了“別人家的孩子,這讓他壓力很大。進了重點高中以後,他對父母安排得滿滿當當的學習計劃毫無抵抗之力,那段時間無盡的補習模式變成他多年的噩夢。

他很恐懼自己考不上更好的學校,那樣就把父母的臉面丟盡了。

威廉·德雷謝維奇(Willam Deresiewicz)在《優秀的綿羊》一書中提到:

那些看起來是天才的孩子,背後可能遭遇着‘魔鬼式’訓練。‘直升機式父母’盤旋在孩子的上空,時不時施加壓力,他們堅信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個嚴格的、有秩序的、受監督的過程,這樣才能培養出應有的樣子。

2.過度追求效率的分工育兒,也帶走了煙火氣

論文的研究對象中,還有一類家庭也很普遍:

那些進入知名企業和互聯網大廠做中高層管理的“學一代”,工作變得越來越忙碌,即便回到家裡,也隨時會有工作電話處理,很少有整塊時間可以完全脫產來照顧孩子。

既要努力工作給孩子提供教育庇護,又要抽時間照顧輔導孩子,這些父母只能被迫選擇更高效的育兒方式。

誰負責早上送孩子上學,誰負責晚上接孩子放學,誰負責輔導功課,誰負責週末帶孩子,每段親子時間都被精細規劃。

當父母們各自抽出寶貴的時間完成“工作量”,卻可能忽略了真正的有效陪伴,問題也隨之而來。

一位博士媽媽就很苦惱:“兒子似乎一點也沒有遺傳我們愛學習的基因。我們給他也輔導,還給他報了補習班,每天他爸爸去送,我下班去接。我們這麼辛苦,但他好像不開竅,學習成績就是上不去。”

父母不能奢侈地留出大塊時間陪伴孩子,孩子也只能在網絡上維持着虛擬空間的社交親密。

有位地產行業的媽媽告訴外灘君,自己曾當場訓斥兒子打人。其實,孩子是因爲一直被欺負不得已才還的手,兒子整整兩週沒怎麼說話,她才後知後覺地發覺問題,問道:“那你怎麼不早告訴我呀?”“反正你也不會信我的。”一句話讓她眼淚刷地淌下來了。

沒有父母不關心孩子,但高效的輔導式溝通往往讓孩子誤以爲,學業是他們和父母之間“唯一”的紐帶。美國社會學家科爾曼就曾提出,“影響子女教育成就的主因,是家長投入的時間和精力,而非社會階層”。沒有時間、精力、情感構建的親密關係,就無法將教育的優勢傳遞給下一代。

還有位“學二代”受訪者的回憶很讓人唏噓:“我時常覺得我們家裡缺少了點什麼,後來想到是煙火氣。當我隨爸媽回到老家時,大家圍坐在一起,打打牌,嘮嘮家常。我覺得我們家裡缺少這種熱鬧的感覺,雖然很‘民主’,但多少有些冷清。”

3.過度的庇護與誇獎,養出象牙塔裡的一體兩面

與高效育兒相反,另外一些“學二代”家庭給予了孩子過度的庇護與誇獎。

“學一代”從小接受的教育精神是“梅花香自苦寒來”、“學海無涯苦作舟”,他們很少能夠受到長輩的誇獎,反而在“打壓”中奮鬥向上。

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深受這種教育的負面影響,到成年時多有反思。一些父母想避免孩子有同樣的經歷,卻不知不覺走入了另一個極端。

在養育“學二代”的過程中,他們希望孩子少辛苦些,費勁心力爲孩子精選賽道,安排好孩子的飲食起居,並且在孩子心無旁騖的學習中不斷給予鼓勵提升他們自信心。

一些“學二代”早期的成長經歷比較順利,又因爲優秀得到更多誇獎,好似得到了一個良性循環,其實也不盡然。

上海某高校的碩導F這樣評價他的一位學生:“(他)確實非常優秀,知識面很廣,和大家都比較聊得來。但在表達時總是會比較喜歡把關注點放在自己身上,這常常會讓他錯失一些向前輩學者請教學習的機會。”

還有學生說,小時候曾對鋼琴很感興趣,父母總說自己是音樂“小天才”,可聽到其他小夥伴彈的曲目,才發現原來自己只是“小菜鳥”。“父母的誇獎讓我以爲自己真的很厲害,而在外面則會被打回原形。”

放在更長久的時間軸上來看,教育的本質是陪伴孩子成長,但不太可能讓他們在面對未來人生大大小小挑戰時,每一次都成功。

但正是家長的過分保護和周全計劃,幫助孩子避開了很多彎路和挫折,加之不斷的精神鼓勵和讚美,孩子容易將順遂當作成長的常態,對成功習以爲常。

長期沁潤在誇獎和稱讚中的“優等生”反而更容易因爲批評和成績的些許落後,感到自責和失落。對於一些“學二代”而言,當他們進入大學,在同輩競爭中感受到落後,更容易遭受重創與打擊。

申研、申博,無疑精深了學識,但對一部分“學二代”來說,這也給了他們留在熟悉的校園環境中的機會,來來緩解面對就業的畏懼、迷茫。

學二代的未來:

“子承父業”還是“另闢蹊徑”?

“學一代”對“學二代”的種種養育困境,在兩代人的成長經歷中都有跡可循。

“學一代”多成長於鄉鎮的工農家庭,高考升學、甚至碩博連讀,讓他們的生活質量穩步向上。這樣的正向反饋,讓他們希望子女也能夠複製自己的成功模式,通過學習實現穩步向上的目標。

在“學二代”的養育中,父母以自己優秀的學識和眼界,對育兒的過程不斷進行反思和優化。各家父母八仙過海各顯其能,使盡渾身解數爲孩子鋪路兜底,希望能給孩子一個“子承父業”的穩妥未來。

但“學二代”則全然不同,他們大多從小就在城市裡長大,高度發達的網絡、社交平臺是他們天然的交流、展示空間。他們更願意尋求“自我認同”,更願意去思考“我該如何更好地生活”。

父母的庇護和鋪路給“學二代”打下了堅實的經濟和自身能力的基礎,在追求個性化的潮流下,他們更傾向於更多新鮮的體驗,也包括創造與父輩不同的新價值:

有像稚暉君那樣對科技感興趣的孩子,成爲了科技區up主,把自己的知識變成了一件件意想不到的產品;

有的沉迷天氣變化,用盡自己的時間只爲了追上風暴;

有的一頭扎進非遺圈子裡,成爲了傳統技藝的傳承人……

是該“子承父業”,還是該讓孩子“另闢蹊徑”?有時也困擾着“學一代”們。

不可否認,在目前的教育體系和競爭環境中,高學歷和高薪工作確實有比較直接的關聯。但學習、學歷最終也不是生活的全部。

想想我們最終想讓教育給孩子帶來什麼?更豐富的人生體驗、他親手創造的無限可能,和與之息息相關的“幸福感”。或許這個也是不該被捨棄的一部分。

如今的社會,正處於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十幾年的時間,大家對學業和職業的規劃可能處於完全不同的方向上。所以也不必因爲焦慮把非常遙遠的明天“寫死”。

我們今天所做的每一分努力,是讓教育迴歸它原本的樣子:把孩子還給孩子,讓孩子長成爲本來該長成的樣子。

就像研究者們在一篇論文最後寫的,當前造成教育焦慮和內卷的困局確實一時難以改變,但如果父母能夠更好地看到自身的文化魅力與價值,多和孩子溝通,多關注孩子在學業以外的成長,就可能探尋出符合孩子特點的養育路徑。

在社會環境愈加包容、人才評價標準逐漸多元的支持下,這代孩子就可能作爲“引領者”逐漸從教育焦慮的泥沼中走出來,傳承和發展出自己的獨特魅力。

參考文獻:

(上下滑動瀏覽)

1. 劉禕瑩程猛/光環下的另一面:“學二代”的家庭圖景與成長困境

2. 康永久劉禕瑩/文化生產還是文化再生產?——“學一代”與“學二代”的教育衝突與反思

3. 劉禕瑩/文化摺疊:中國“學二代”家庭代際文化的傳遞與衝突

4. 魏曉豔/“學二代”現象:成爲社會精英,實現階層向上流動的必經之路?

5. 劉雲杉/現在的教育,已經進入了“龜兔賽跑2.0版”

關注外灘教育

發現優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