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全球索賠更嚴重! 疫情或加速美歐日「與中國脫鉤」
▲疫情結束後的全球化局勢走向,備受關注。圖爲上海洋山深水港。(圖/路透)
隨全球對中國索賠聲浪,激化新冠疫情「下半場」後的國際矛盾,近日一篇於大陸社羣廣爲流傳的微信公衆號「新華裔」文章就示警,對中國大陸而言,比病毒更大的危機才準備接踵而來;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鄭永年也預估,逆全球化或有限的全球化可能已經到來,各國將回到「經濟主權時代。」
值得注意的是,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纔剛在4月8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提出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要堅持底線思維,「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讓外界對疫情後的國際關係,更顯關注。
▲爲確保企業復工復產,社會經濟恢復穩定運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親自赴浙江視察。(圖/翻攝自新華網)
由「新華裔」微信公衆號發佈的文章就以「比追責索賠更嚴重的危機已經襲來,後果是災難性的!」爲題,認爲疫情衝擊下引發的國際對中國脫鉤,會比表面性的追責、索賠更加嚴峻,併吞沒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成果。
文章坦言,這場疫情起於人類沒有即時、有效管控而造成全球性災難,當歐美成爲重災區後,「爲了卸責而甩鍋」,演變成一場索賠危機,但與此同時,外企撤退、經濟脫鉤、進而科技、教育、文化與中國全面脫鉤,這些「川普以來最想做而很難做到的事情」沒想到疫情幫了大忙,還真的可能成功。
事實上,自疫情初期,美國商務部長羅斯1月30日曾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可能有助於工作崗位更快重返北美;3月24日,美國總統川普講述「美國必須擺脫對中國的依賴。」以及製造業獨立,參議院也提出終止美國對中國製藥業依賴的法案;4月9日,美國白宮官員提出,計劃爲美國企業離開中國的成本費用買單。
▲ 美國總統川普從上任開始,就不斷調整與中國在經貿等各方面的合作關係。(圖/路透)
不只美國,日本於宣佈緊急狀態後,在經濟刺激方案中,有22億美元用於協助在華日商,將生產線撤回日本;德國方面,邦內閣決定修改《對外貿易和支付法》,旨在阻止受目前局勢打擊的德國企業等,被外資趁機收購。
德國的中國問題專家史明說,德國開始行動,中國投資也勢必在整個歐盟受影響。近日媒體也報導,大量英國人認爲應該追究中國的責任,並很可能禁止華爲進入英國5G市場。
因此,在反全球化議題於疫情的推波助瀾下,加以民意對中國的轉向,考量美歐日三大經濟體佔中國貿易總額超過34%,將可能帶來嚴峻的影響。
鄭永年指出,我們可能會回到上世紀80年代以前的狀態,是一種「有限的全球化」,各國會把和自己國家安全,以及與基本民生有關的生產部門掌握在自己手裡,回到經濟主權時代。他補充,這某種意義上是件好事,可以讓各國長期失衡的經濟相對平衡一點。
面對疫情後的中美,乃至國際關係,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近日於受訪時說,中國仍在執行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內容,認爲兩國經濟團隊應該坐下來談,或者開視訊會議,以對下一階段進行協調、部署。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圖爲芝加哥當地的醫院,醫護人員進行檢疫工作。(圖/路透社)
►我沒有遲到,是時間遲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