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學霸菌羣” 割了“韭菜”

吳睿鶇

近年來,各類保健、養生類服務項目層出不窮,一些不法商家利用公衆追求健康生活的迫切心理,推出了一些號稱有“神奇功效”的全新服務項目。某美容美髮店宣稱其推銷的腸道菌羣移植項目,菌羣供體是千里挑一的優秀大學生,這是真的嗎?

這家美容美髮店,吸引公衆眼球的“最大賣點”,是“千里挑一”的“985、211”在校大學生。商家將“985、211”高校生這些象徵着國內最優質生源的“標籤”,與腸道菌羣移植巧妙“聯姻”,人爲“炮製”出看似神奇實則荒誕的“學霸菌羣”,來公然欺騙消費者。

科學研究表明,腸道菌羣健康與否,主要受飲食習慣、生活環境、細菌自身等多種複雜因素的影響,而與個人學歷和教育背景無關。更令人詫異的是,商家爲了製造稀缺性,人爲擡高服務項目價格,聲稱“千中選一”,實則供體篩查的合格率僅爲2%至3%。這意味着,將“八杆子打不着”的學霸與優質腸道菌羣強行“拉郎配”,不僅不符合醫學常識和醫學倫理,更是缺乏嚴謹的精準數據支撐,純屬“忽悠”“玩噱頭”,割消費者“韭菜”。

商家利用消費者求醫心切的心理,恣意鼓吹其產品或服務的神奇療效,誘導消費者付出遠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費用,已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的相關條款,即“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同時,商家對腸道菌羣移植項目的宣傳,聲稱“移植的菌羣都是從985、211裡面的在校大學生挑出來的供體,1000個人裡面只挑出一個,而且是匹配針對你個人的”,也構成事實上的虛假宣傳,觸犯了《消費者權益法》中的知情權條款,涉嫌消費欺詐。

花高價買到的東西,卻名不副實,對消費者而言,既會造成經濟損失,也會侵犯其合法權益。尤其是市場上“玩噱頭”的商家,因成本低、售價高而獲得暴利,這不僅對社會誠信構成挑戰,形成市場“逆淘汰”,也會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無序競爭,損害市場經濟的肌體。

所幸的是,市場監管部門已對涉事商家的違法行爲進行了查處,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爲並處以罰款。這一典型案例,無疑警示商家,對任何依靠“概念”、“玩噱頭”的虛假宣傳,以及誤導消費者行爲,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除此之外,權威機構和業內專家應及時發聲,針對醫學知識多做科普宣傳,給予公衆科學引導;消費者自身也需對此保持警惕,莫被不法企業的虛假宣傳所誤導。

相信,如果能做到多管齊下,類似的騙局將無藏身之地,市場也會變得更加乾淨。

本版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