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惡夢成真

李武忠

這些日子以來農業最高行政機構在處理瘦肉精禽流感防疫荒腔走板,不僅媒體大加撻伐,農民更是怨聲載道,不禁讓人懷念起昔日促成臺灣農業成長主動力,進而催化臺灣經濟奇蹟農復會。早期臺灣農業主事者強調專業領導,也尊重專業,故能衆人智力,讓臺灣農業順利渡過能源危機、天然災害肆虐與國外農產品競爭考驗,寫下農業輝煌一頁。曾幾何時農業最高行政職位竟被用於政治酬庸,在政治凌駕專業的考量下,農業政策一夕數變,讓農民無所適從,也讓企業望之卻步,造成農業結構一直無法有效提升。尤其基於選舉考量,農業施政多偏重在短期效果,不斷透過加碼補貼、放寬救助範疇來討好農民,不敢進行改革,也讓農民長期依附在政府保護下,失去自我成長與蛻變的機會。整個農業由盛轉衰,原因除了外在環境變遷外,領導者的拋棄專業,自我閹割,應該纔是農業衰退的主因

從農復會、農發會農委會隨着人事物變遷,過去辛苦建立的專家制度與強調田間調查,深入農村瞭解農民疾苦,做爲施政依據的優良組織文化已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冷氣房內決策與等待上級指示消極心態,不僅讓農怨加深,也讓施政失去積極性,無法因應動態開放的農業競爭環境,讓臺灣農業處境更加惡化,農民也對政府失去信心

尤其在現今經貿掛帥的臺灣政壇,農民早已淪爲弱勢團體,而農業也常淪爲被要求配合政策或被犧牲的對象。爲維護農民應有的權益,臺灣需要的農業領導人是敢據理力爭,言所當言,充分展現爲官應有的風骨,但也絕不鄉愿,積極推動農業改革即便面對抗爭亦當有所堅持,讓臺灣農業真正脫胎換骨再創生機

只是看看現今農業主事者在處理瘦肉精美牛開放的態度和作爲,讓人對臺灣農業的未來無法懷抱希望。也或許只有等到全球糧食危機再臨,臺灣領導人才會驚覺到農業的重要性遠勝於GDP成長,只是最終受苦的還是底層人民,但願這樣的惡夢不要成真!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經濟系教授。本文爲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