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覈查就說做自媒體”:高校就業率造假該如何治理

(原標題:“遇覈查就說做自媒體”:高校就業率造假該如何治理)

“碰到覈查就說在做自媒體”,這既黑了自媒體,也是對就業情況覈查的敷衍。一些高校在就業率“摻水”上的冥頑不化,也由此可見一斑。而其治理則關鍵在改變就業數據利益化。

來論

高校如此矇騙相關覈查,不僅會掩蓋辦學中的問題,還會誤導決策及考生選擇。

“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覈查就說在做自媒體。”……近日,《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明令禁止,但一些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現象依然存在。

“碰到覈查就說在做自媒體”,這既黑了自媒體,也是對就業情況覈查的敷衍。一些高校在就業率“摻水”上的冥頑不化,也由此可見一斑。而其治理則關鍵在改變就業數據利益化。

就業數據利益化,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其一,就業數據,連着高校的學生就業表現,也關乎屬地教育人社部門的就業政績

其二,就業數據是當前評價高校辦學質量的一大指標,也是其調整學科專業的重要依據。受疫情影響,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數據拉低,可以理解。但一些高校不這麼看,而是不顧實際情況地認爲,繼續保持高就業率才能展示學校的辦學質量。在其看來,準確但不好看的數據,只會給自身口碑和辦學帶來負面影響

其三,“好看”的就業數據,會吸引考生和家長來年報考。專業的就業前景,是考生和家長報考學校、選擇專業考慮的重要因素,而就業率數據是目前瞭解就業前景的最重要指標。

也因此,一些高校嘴上說拒絕造假,身體卻很“誠實”地在注水上下功夫

要確保就業率數據真實,就須對症施策,且多措並舉。首先,可考慮由獨立的第三方機構進行調查、統計,作爲高校自行統計、上報主管部門審覈、發佈就業數據的補充。其次,要調整對高校的評判標準,改變簡單地把就業數據作爲評價學校辦學優劣及調整專業設置指標的現狀

每所高校有不同的辦學定位,進行精英教育的高校,是以能力導向辦學,畢業時的就業率數據不一定好看,但有很強的成長性發展潛力,就業質量高。而進行職業教育的高校,是以就業爲導向辦學,畢業時的就業數據比較高,但就業質量不一定就高。

概言之,對不同的高校應有不同的評價,“一刀切”用畢業生畢業時的就業數據評價學校辦學,無視學校辦學定位的差異,也會誤導學校辦學。

再者,畢業時的就業數據,並不能反映畢業後中長期職業發展情況。而這些對學校的人才培養改革更重要。所以,不妨淡化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統計,更加關注中長期就業情況,以及僱主對其素質能力的評價。

這些釜底抽薪之策,或難一蹴而就,但不管怎麼說,高校都不宜拿“碰到覈查就說做自媒體”的話術去矇騙相關覈查,這不僅會掩蓋辦學中的問題,還會誤導決策及考生選擇。

熊丙奇(教育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