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廢證所稅 臺股拚萬點
文/洪綾襄、林文義、劉志明前言:根據《財訊》針對全體立委的調查,以及普遍的民意調查,都顯示證所稅是一個惡稅,一股廢除證所稅的風暴已經形成。一旦廢證所稅之後,指數不但可望輕易突破8500點,9200點的「馬英九防線」也可有效突破,甚至衝上萬點也不是遙不可及的夢。
季節轉換之前,通常風向先變。現在臺北政壇的上空,隱隱吹起一陣廢證所稅的風潮,懂得看風向的高明投資客,已經把目光聚焦在這個議題上了。 4月30日,行政院主計總處語氣沉重地宣佈臺灣第一季GDP(國內生產毛額)保3破功,從原先預估的3.26%,大幅下修至1.54%。
然而,本應被視爲重大利空的經濟疲弱訊號,卻未影響臺股強彈走勢,而以大漲63點作收。與此同時,早已感受風向不一樣的外資機構,在臺指期貨未平倉餘額淨多單來到2萬1千多口,創下金融海嘯以來新高量,做多意味濃厚。 風向確實不一樣了。敏感的市場中人,開始聚會,低調探詢證所稅調整的可能性;他們準備在政策確定之前先行佈局,賺一波臺股重回正軌的落後補漲財。
其實,對證所稅開第一槍的,是向來少被關注的監察院。4月16日,監察院通過由監委吳豐山、劉玉山針對證所稅政策,向行政院及財政部提出的糾正案。 兩人在糾正文中指出,證所稅法案從去年2月提出,到7月立法通過的這5個月之間,股市市值蒸發2.2兆元,證交稅收則因股市低迷、資金外流,全年短收550億元,「其中決策有無錯誤,應予深入探究。」
此案一出,果然引起媒體普遍關注,認爲這是政府有意調整政策的一個政治風向球。 在監察院以證交稅收損失過巨,提出糾正案後,總統馬英九隨即打電話給財政部張盛和,詢問證所稅是否導致股市成交量萎縮的主因?然而,稅官出身的張盛和依然堅稱,「證所稅是股市成交量萎縮原因之一,但不是唯一原因。」
言下之意,是指影響股市成交量的還有國際因素,例如歐債及美國的財政懸崖危機。張盛和並對外表示,應等證所稅實施滿一年再來檢討,而且檢討後提出來的方案一定比現在好。
然而,臺北上空流動的氣味,開始不一樣了,對政治敏感的人物就能嗅出這一次氣味的不同。首先是馬總統開始鬆了口風,不再堅持證所稅「攸關公平正義」,也鬆動口氣稱「證所稅可以檢討」。
5月1日,行政院長江宜樺也表示,對檢討證所稅方案,行政院態度是開放的,他並私下徵詢去年始終與當時財政部長劉憶如不同意見的金管會主委陳裕璋的看法。
對政壇風向敏感的立法院,隨即開始有了另一波的攻勢,各黨立委開始對證所稅造成的財政損失與對股市傷害,提出嚴厲批評。
5月2日中午,國民黨團舉行會議討論年金政策時,立委孫大千拿着他提案的證所稅修正案,尋求黨籍立委連署,孫大千說,這項連署不但順利通過連署門檻(20人),不少立委還當場跟他抱怨:「證所稅直接廢掉算了,還修什麼?」 潛伏在立法院中的暗流,還在四處串連,就此終結證所稅紛擾的氣氛,正在逐漸成形。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大會並決議成立「證券交易所得稅檢討小組」,由財政委員會召委費鴻泰任召集人,近期將召開黨政平臺會議,協調證所稅存廢問題。 六大工商團體也動作頻頻,研議說帖,希望在與立法院院長王金平協商後,向行政院提出建言,並爭取面見馬英九總統。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駱錦明批評,證所稅已造成資金外逃,資本市場萎縮、間接影響到消費信心不振,政府實施證所稅,已是災難的開始,因此,應該直接廢除,否則未來企業在資本市場籌資也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駱錦明坦言,政府有徵證所稅的律令,但商人有對策,所以,證所稅最後的結果就是:「你收不到稅,但卻把整個市場搞的亂七八糟。」
根據《財訊》於4月24四日至5月2日間,電話採訪立法院107席立委(全部立委113位,爲求議事中立,未徵詢院長、副院長,另有4位立委未迴應),進行證所稅意見調查,直接表態要求廢掉證所稅的立委共有24位,若加上認爲證所稅應檢討的立委,有高達近9成的立委對現行證所稅不滿意,要求修改!
立委意向大調查 二十四人主張直接廢掉證所稅
說來現實,去年財政部打着租稅公平改革旗幟推動證所稅時,由於怕被貼上反改革標籤,願意表態反證所稅的政治人物並不多,但今年風向完全改變,因爲證所稅實施後,股市成交量大幅萎縮,不但證交稅收損失持續擴大,股市的籌資功能也盡失;更不用說連帶影響券商及證券從業人員的收入,並擴及投資人消費縮手。
孫大千即指出,張盛和去年一直講證所稅塵埃落定後,股市成交量就會回來;但今年第一季證交稅又出現短徵,只收到157億元,過去平均每季約有300億元證交稅,因此,今年第一季少了150億元,推估全年下來就少了600億元;如果還要等到年底再檢討,那去年和今年加起來,實施證所稅就少掉1150億元稅收,這對政府財政傷害太大了,必須立即止血。(本文節錄自424期財訊雙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