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出現息肉時,身體會有4個表現,若你也有,別太大意了

今年50出頭的劉先生,近段時間備受腹痛的困擾,到了醫院檢查腹部B超和胃鏡都正常,醫生便建議他做了個腸鏡檢查。

結果發現了一個很大的腸道息肉,由於息肉過大導致了腸梗阻,才引發了腹痛症狀。醫生稱幸虧來的早,不然後期可能會發生癌變,演變成腸癌。

聽了醫生的話,劉先生倍感慶幸,不過心裡難免想的更多了,那好好的腸道爲什麼會長息肉呢?

一、好好的腸道爲什麼會長息肉?需要切除嗎?

息肉即人體黏膜表面的贅生物,如果長在腸道里就是腸息肉。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劉思德介紹:腸道長息肉可能與下面這些原因有關!

炎症刺激:長期受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慢性結腸炎、克羅恩氏病等炎症的刺激,可能會增加息肉的風險。

遺傳因素:基因突變是息肉形成的一大原因,一旦這些基因遺傳給下一代,那下一代出現息肉的風險也高。

飲食因素:飲食上喜歡吃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素還有醃製食物的人,患息肉的機率更高。

異物損傷:腸道內有糞便粗渣或其他異物,長期刺激腸道黏膜上皮也可能會導致細胞異常增生,從而誘發息肉,因此長期便秘的人也容易被息肉盯上。

疾病因素:本身患有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症的患者及接受癌症放療的患者等,出現息肉的機率較高。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夏忠勝提醒:發現腸息肉要及時切除,因爲很很多腸癌都是由腺瘤性息肉發展而來的,隨着息肉不斷變大,癌變風險也會增加,因此一旦發現要及時切除。

二、身體有4個表現或是腸息肉信號,儘早檢查

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結直腸肛門外科主任醫師趙克介紹從腸息肉發展到腸癌會經歷四步:小息肉—大息肉—不典型增生—腸癌,整個過程或持續一到兩年,如果能在息肉階段發現及時切除,那癌變機率很低。

腸道長息肉一般會有下面四種表現,如果出現一定要提高警惕!

大便有凹槽:腸道內出現息肉後,大便與息肉會擠壓,導致大便帶有凹槽、變細等,因此出現這種現象,要警惕腸息肉作祟。

腹痛:腸道息肉不斷長大,可能會堵塞腸道,從而導致腹痛症狀。

腹瀉:腸道內出現息肉後,還會影響腸道功能,導致患者出現腹瀉症狀。

便血:便血有痔瘡或息肉、癌症等原因所致,要學會區分,痔瘡所致的便血是滴狀的,而息肉或癌症所致的便血不是滴狀的。

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陳魯原表示:預防腸癌要從預防腸息肉開始,因爲80%左右的腸癌都是息肉演變而來的,而腸鏡是診斷腸息肉的金標準,通過腸鏡就能發現和確診息肉,並及時處理。

年齡超50歲、長期食用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食物、喜好煙燻火烤煎炸等烹飪方式、經常久坐或家族成員中有腸癌或腸息肉史的,都是腸息肉的高危人羣,建議年齡在40歲以上、慢性腹瀉超三個月或慢性便秘每年超兩個月、有腸息肉或腸癌史的人要定期進行腸鏡檢查。

三、遠離腸道息肉,少吃三種食物

江蘇省揚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支傑華提醒:想要遠離腸息肉,平常飲食上要少吃這幾種食物!

1、高脂肪食物

各種油炸食物、糕點、快餐等高脂肪食物,吃多了會增加息肉風險。

2、紅肉

牛肉、羊肉、豬肉等紅肉,其中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酸,吃多了會增加腸息肉風險。

3、加工肉

香腸、醃肉、熱狗等加工肉,其中含有很多亞硝酸鹽、硝酸鹽等物質,吃多了會增加腸息肉和腸癌風險。

想要預防腸息肉,平常還要多吃新鮮蔬果、少吃高脂肪食物、少吃加工肉類,同時還要注意多喝水,保持適當的運動等。

長期受炎症刺激、便秘等的影響,腸道可能會出現息肉,而腸息肉放任發展可能演變成腸癌,因此平常要做好預防,可通過腸鏡來篩查診治。

參考資料:

[1]《男子腸道長了200多個息肉,醫生摘了3小時!息肉到癌變僅4步!》.科普中國.2023年08月03日

[2]《查出結石沒當回事,三年後變成癌!醫生:6種小病最容易拖成癌!》.健康時報.2024年08月15日

[3]《男子腸道長200多個息肉:體檢發現腸息肉要切除嗎?》.生命時報.2023年08月01日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