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作家傑克倫敦「模仿筆下男主角結局」輕生 費時2年遺作《馬丁伊登》2度搬上大銀幕
電影《馬丁伊登》(Martin Eden)原着小說兩度搬上大銀幕,甚至被拍成影集。當年該小說作家傑克倫敦(Jack London)費時2年半在海上寫出這本鉅著,未料寫出該書等同讓他重新經歷一次人生的痛苦與絕望,在看清一切下、從此視名利爲糞土,最後竟依照小說內容的「安排」,在無盡的絕望中,跟隨書中男主角輕生離世。
傑克倫敦是100年前的美國文青作家,出生貧農家庭的他,從小當過童工、碼頭裝卸工及水手,但他卻力爭上游,將人生的艱辛與折磨,變成寫作的豐富素材,終於成爲暢銷作家。他在1907年乘船展開新書《馬丁伊登》的旅行寫作,每天坐在甲板上寫出千字,歷經患病、休養、潦倒拍賣船隻後,全書終在他1909年末返回舊金山後問世。
《馬丁伊登》書中,傑克倫敦藉由一個有血有肉人物「馬丁伊登」的悲喜遭遇,對資本主義制度壟斷社會物質與精神財富的現象提出韃伐,震驚全球。然而寫書讓他重新經歷一次人生的痛苦與絕望,從此更看清一切、視名利爲糞土,最後他在1916年依照小說內容的「安排」,在無盡的絕望中,違背醫生指示,服用過量嗎啡輕生,跟隨小說裡的男主角、了斷自己生命。
▲《馬丁伊登》原著作家傑克倫敦。(圖/海鵬提供)
耗資1.4億臺幣拍攝的新片《馬丁伊登》,是導演皮耶托馬切羅的第二部電影,故事描述出身貧寒的馬丁伊登(路卡馬林內利 飾),因愛上富裕且教養良好的女孩伊琳娜(法女星潔西卡克雷西Jessica Cressy 飾),面臨了兩難抉擇:他立志埋首苦讀,成爲一名作家,並迎娶心愛的伊琳娜;卻同時因爲對社會理念與價值的堅持,和伊琳娜的布爾喬亞家庭之間,產生了嚴重的衝突。
由於《馬丁伊登》原着結局太過絕望,導演皮耶托馬切羅決定要扭轉結局及馬丁的際遇,巧妙將片中部分影片「復古」,並分別穿插於全片之中,形成極特殊的觀影氛圍,十分具有時代文青感,電影獲美媒《好萊塢報導》讚賞「一個作家的愛情與崛起」。
▲▼《馬丁伊登》劇照。(圖/海鵬提供)
《馬丁伊登》展現了上個世紀豐沛的人文思想,不僅揭露資本主義的腐朽性、十分警世,並提及「波特萊爾」(法國詩人)、「尼采」(德國哲學家)等名家思想,尤其「馬克思主義」(德國社會、政治學家)的階級觀及「斯賓塞」(英國哲學家)對社會達爾文主義的見解,辯證最爲精彩。
義大利男星路卡馬林內利因爲演出《馬丁伊登》片中這個愛恨交纏一生的作家角色,一舉擊敗布萊德彼特、亞當崔佛、強尼戴普及瓦昆菲尼克斯等巨星,榮登第76屆威尼斯影帝,而導演皮耶托馬切羅也已此片勇奪比利時根特國際影展最佳導演獎。
《馬丁伊登》將於4月1日在臺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