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賡曾兩次面見魯迅,並親自送上紅軍機密,魯迅:他是國家之人才

前言

陳賡將軍和魯迅先生,一位是我國的著名軍事家,一位是我國的文學巨匠,都曾爲我們的祖國貢獻過自己的力量。在白色恐怖時期的上海,陳賡將軍更是親自拜訪過魯迅先生,並與魯迅先生進行過秘密談話......

陳賡在上海

陳賡將軍在上海的那一段歷史,是一段既富有傳奇經歷的歷史。1932年陳賡調任紅四方面軍參謀長,在攻打新集西北胡山寨時,腿部中彈。這是陳賡從軍以來,傷得最爲嚴重的一次。負傷後,陳賡離開了鄂豫皖根據地,秘密前往上海療傷。

據《陳賡傳》中記載:“陳賡在上海時,被任命爲黨的地下情報負責人。”在白色恐怖的環境下,陳賡憑藉智慧和勇氣,在上海“混得風生水起”,敵軍的情報人員和上海的秘密警察,都是陳賡的“鐵兄弟”。

在上海工作的那段時間,陳賡還發展出了一名,潛伏在中統的眼線。陳賡也憑藉着這個線人,順利地除掉了黨的叛徒(顧順章),保全了300多名地下情報人員的生命安全。可以說陳賡在上海的地下工作,做得是非常成功的。

除了忙於處理情報工作外,陳賡還會關注當時在上海的社會名流以及進步人士。他會主動接觸進步人士,給他們宣傳黨的政策和國家形勢,以爭取進步人士對黨的支持。

此時,魯迅先生就住在上海公共租界內。據《陳賡與魯迅》中記載:“魯迅先生自1927年來,就搬遷至上海公共租界內居住,一直到他逝世。在上海居住的日子裡,魯迅先生經常同宋慶齡、郁達夫、郭沫若等進步人士交往。發表了大量具有先進思想的著作文章。”

魯迅這樣的愛國志士,陳賡當然是不願與其“失之交臂”的,於是在1932年的夏秋之際,陳賡在馮雪峰的安排下,秘密地拜訪了魯迅先生。

據陳賡將軍在1956年時的回憶,當時陳賡在到了上海後,在地下工作的同志都很關心蘇區的情況,陳賡就一五一十地向同志們講述了蘇區反“圍剿”的戰鬥故事。在陳賡敘述反“圍剿”鬥爭時,中央宣傳部的幹事,就把陳賡的敘述記錄了下來,編繪成了訪談錄。

後來,中央宣傳部的同志,把陳賡的訪談錄送給了魯迅先生,魯迅先生看了訪談錄後,非常興奮。當魯迅知道陳賡在上海時,就向馮雪峰表示,希望陳賡能到他家裡來做客。

於是陳賡將軍就與魯迅先生有了歷史性的第一次會面。

第一次會面,陳賡送上了國家局勢圖

在馮雪峰的安排下,陳賡於1932年的秋天第一次見到了魯迅。據陳賡回憶,二人見面的那天,魯迅先生興致勃勃,特地請他的夫人預備了一手家鄉菜。陳賡和魯迅交談了整整一個下午,直到深夜陳賡才離開。

魯迅先生在當時非常關注社會問題與中國革命,他的作品大多數都是選材於民國社會的底層階級,反映民國社會的黑暗面,以及封建思想對勞苦大衆的深深毒害。與其說魯迅先生是一個文學家,不如說他是一個渴望改變腐朽思想的先驅者。

當時的魯迅先生,能和陳賡將軍交談至深夜,多多少少是因爲魯迅先生第一次有機會,直接接觸中國革命的“軍事前沿陣地”。拿以往民間的革命形式和軍事戰爭的革命形式相比起來,魯迅先生應該是更對後者感興趣。

魯迅與陳賡的第一次見面的談話內容,已經無從考證,但從魯迅遺物中,發現的一幅紅軍戰鬥形勢圖來看,二人的談話內容一定是非常精彩的。

陳賡的送上的這幅紅軍戰鬥形勢圖,在當時算得上是紅軍的機密了。陳賡能如此“大膽”地把地圖交給魯迅,從中我們不難看出,陳賡將軍對進步人士是有多麼的尊重和信任。魯迅先生也是人文的楷模,國家的脊樑。在當時白色恐怖最爲嚴重的上海,居然敢接待陳賡,這般勇氣是沒多少文人所有擁有的。

關於魯迅爲什麼會想要見陳賡,在《陳賡回憶錄》中有記載。1932年的夏天,魯迅先生對紅軍革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就想寫一部關於紅軍戰爭題材的小說。後來在與馮雪峰的交流中,魯迅透露出了自己想要寫紅軍小說的想法,於是馮雪峰就順勢將剛從蘇區來的陳賡介紹給了他。

魯迅評價陳賡:國家之人才

在與陳賡的第一次見面後,魯迅就決定寫一部關於紅軍的小說,起名叫《飄落的紅雲》,成部估計約15萬字左右。但魯迅先生最終卻沒能完成這部作品。原因呢,當然不是魯迅不願意去書寫紅軍的故事,而是他實在缺乏對於紅軍生活的體驗,且不熟悉紅軍真實的戰鬥情況。魯迅的創作源於真實體驗,在沒有機會真實體驗的情況下,魯迅的紅軍小說只能無奈被迫“擱淺”。

在與陳賡交談過後,魯迅對陳賡大加稱讚。據《陳賡傳》中記載:“陳賡第二次與魯迅見面的時候,陳賡談起了自己在黃埔的往事,講述了他與瞿秋白、廖仲愷和周總理之間的趣事,惹得魯迅直呼陳賡是‘幽默先生’”。

陳賡給魯迅提供的不只是“小說素材”那麼簡單,他還向魯迅宣傳了黨的理想與信念,宣傳了紅軍在蘇區與國民黨的鬥爭歷史。這讓魯迅先生對紅軍更加嚮往。但晚年的魯迅先生“百事纏身”,忙於民盟的事務,最終遺憾地錯過了與紅軍交往的機會。

魯迅先生雖然自己未能親身體驗紅軍,接觸紅軍的思想。但他對陳賡的評價還是極其高的。魯迅曾評價陳賡是國家難得的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