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廣漢:大灣區融合發展再添新動能

來源:環球時報

連接深圳與中山的跨海通道6月30日全線通車,實現了深圳、廣州、中山以及珠三角西岸都市圈的無縫對接,也爲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再添新動能。

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體制銜接機制對接和產業協同發展是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經濟一體化和社會融合發展的基本路徑。由區域發展的核心地區或都市圈形成的發展極,通過交通連接、體制引領、資本、技術、人才和產業外溢,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在粵港澳大灣區“極點帶動”和“軸帶支撐”的發展格局中,發揮深港和廣佛兩大發展極的核心引擎功能,帶動珠江口西岸城市羣加快發展,是大灣區東西兩岸融合發展的內在需求。

一方面,交通基礎設施通達與便利,可大幅降低物流的時間及貨幣成本,促進區域產業分工和均衡發展。

改革開放初期,地處珠三角東岸的深圳和東莞正是憑藉毗鄰香港的區位優勢,承接了香港大量的製造業轉移,實現了快速的工業化,一度贏得了“世界製造業基地”的美譽。隨着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深圳在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等領域涌現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和優質企業,它們對周邊地區經濟發展產生了顯著的輻射和帶動作用。

隨着土地、勞動等要素成本上升,深圳不少製造業和科技企業有將其生產加工、成果轉化、物流配送、售後服務等產業鏈的環節向周邊城市和地區轉移的內在需求。珠三角西岸的中山、珠海等城市擁有良好的發展空間和相對較低成本的優勢,深中通道建成大大縮短和節省了深圳與中山等珠三角西岸城市交通時間和運輸成本,中山等城市可以承接深圳產業轉移,優化大灣區產業分工體系,實現區域之間產業高效協同,促進大灣區東西兩岸的產業和經濟均衡發展。

例如中山市以深中通道爲節點,制定了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軸和東部環灣區創新發展帶的規劃。隨着深中通道通車,珠海高新區作爲深中通道進入珠海的第一站,吸引了更多的創新企業和創新資源的集聚,其中有不少是來自深圳的高科技企業。《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構建廣州、深圳“雙城聯動”發展新格局,強化廣深對周邊區域的輻射帶動能力。深中通道實現深圳前海深合區與廣州南沙深合區無縫對接,爲廣州和深圳的“雙城聯動”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前海和南沙可以充分發揮國家賦予的自貿區、深度合作區的體制創新優勢和深中通道帶來的區位優勢,在改革開放、科技創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面深化合作,攜手打造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

另一方面,加快體制銜接機制對接,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如果說交通等基礎設施便利化能夠降低企業經營的貨幣成本,爲要素跨區域的自由流通創造物質條件,那麼體制銜接機制對接則能降低企業的交易成本,爲要素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提供了制度保障,將進一步放大“硬聯通”的效應。從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標準看,大灣區各個城市之間的差別也是明顯的。內地對外開放進入制度性開放的新階段,其重點就是在體制、規則、管理、標準等方面不斷對標國際通行規則,構建高水平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去年12月26日,國家發改委發佈了《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要求大灣區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着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對標國際一流水平;聚焦經營主體關切,在推改革、擴開放、促創新上持續用力;實施更多創造型、引領型改革,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營商環境制度體系、共商共建共享體制機制;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充分釋放,在全球範圍集聚和配置各類資源要素的能力明顯增強,營商環境國際競爭力居全球前列。

從大灣區內地城市看,區位優勢和制度創新優勢可以解釋各城市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差異。交通互聯互通可以改善一個城市或地區的區位優勢,體制優勢則要靠營商環境改善和制度性開放來實現。因此,大灣區在加快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的同時,更要在市場一體化和營商環境一體化方面下大功夫。(作者是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