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瑞婷》封網 NCC吃錯藥
這次的封網行動是由哪個政府單位來主導,卻是含糊不清。NCC作爲通訊傳播監理機關的最高單位,在事發的第一時間就成爲衆矢之的,被認爲沒有主動查覈並且迅速下架,是嚴重的監理失職。不過,NCC表示,不管是什麼樣的網站內容,NCC沒有主動封網的法源依據,必須要有「驅動機制」。也就是說,這次行動是在國安單位的積極處理下,NCC依照指令,要求臺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註銷該網域名。
總統府卻表示,國安會是在通傳會、陸委會請求下,協助覈查申請註冊來源資訊,並非「國安會下令」,這與NCC的說法明顯兜不攏,可見將此網站封網下架一案,的確事涉敏感。這是NCC第一次碰到「涉及國安問題而封鎖網站」的案例,也是國內史上第一個由國安單位,下達「封網」的網站。
另一個頗具興味之處,就是該網站的「出現方式」。根據媒體報導,經追查後發現,此網站是登記於中共中央臺辦轄下「北京海峽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因此被認爲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4條的規定,廣告活動內容不得爲中國從事具有任何政治性目的之宣傳。在明顯違法的前提之下,網站被下架,相信該網站本身並不意外。
網站違法在先,下架只是必然。但透過一個網站就能進行「思想改造」的看法,也有點過時。過去,我們曾擔心內容農場對臺灣言論內容的傷害,後來卻發現,單一網站內容的傷害是遠遠低於僞裝成各種形式的假新聞。
因此,當「關注31條」網站被認爲具有思想統戰的政治意義,認爲網站內容能對臺灣人民的思想產生影響,這顯然是忽略臺灣言論內容的多元化之下,民衆對各類資訊的蒐集與平衡能力。更何況,這種打着明亮招牌的政治宣傳方式,似乎不太聰明,「測風向、試水溫」的態度明顯,臺灣方面的處理方式與反應,或許也成爲大陸方面觀察民進黨政府處理兩岸關係的指標之一。
從一個網站就能影響臺灣的言論風向?想也知道不可能。但是,在媒體大幅報導,再加上政府單位的激烈反應,倒是幫該網站打了兩天的免費廣告。只不過,在兩岸關係敏感卻又交融甚深的當下,民間交流的潛移默化,一直以來都是兩岸互相瞭解的重要管道。相較之下,民進黨政府近期處理兩岸議題的手法,顯得粗糙且尖銳。
(作者爲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交通組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