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弘揚中華優秀文化 鞏固拓展非遺扶貧成果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之一: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

我國文化聚力、文化張力、文化實力,隨着“十三五”規劃的順利完成,所彰顯出的文化自信體現在了五中全會公報中。這種文化自信,有一個重要的標誌是,廣大貧困地區和貧困羣衆逐步樹立起來的文化自信,樹立起貧困地區的文化自信、貧困羣衆的文化自信,將使中國文化自信更加完整、底氣更足。

經過八年精準扶貧、五年脫貧攻堅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底的9899萬人減少到2019年底的551萬人,連續7年每年減貧1000萬人以上,貧困發生率由10.2%降至0.6%,貧困縣從832個減少到52個,貧困村由12.8萬個減少到2707個。區域性整體貧困已經基本得到解決,貧困羣衆的收入大幅增長,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貧困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明顯加快,中國減貧治理能力顯著提升,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接近完成。中國的減貧事業,得到際社會的廣泛認可。脫貧攻堅戰,不僅使貧困地區擺脫了落後面貌、貧困羣衆擺脫了生活窘境,更爲重要的是,堅定了我們的文化自信。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我們將在共享發展成果中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打造中華文化命運共同體

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文化繁榮興盛,事關實現民族復興,事關人民美好生活。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是經濟資本,更是文化資本”,這爲民族地區的文化扶貧提供了一種新的思維方式,也爲非物質文化遺產開闢了新的保護傳承路徑。非遺助力精準扶貧是扶貧開發的創新性手段。我國的民族地區往往是貧困問題最集中的地區,文化扶貧是我國在民族地區採取的一種重要的扶貧方式。許多民族地區利用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獨特的民族風情和旖旎的自然風光發展文化產業,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國務院扶貧辦會同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聯等有關文化部門和相關企業,通過非遺保護傳承、文藝文化宣傳等形式與脫貧攻堅融合。2018年,國務院扶貧辦和文旅部聯合印發了《關於支持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的通知》,正式啓動推動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支持各地以傳統工藝爲重點,支持各類文學藝術創作爲載體,依託非遺項目,設立了一批特色鮮明、帶貧作用明顯的非遺扶貧就業工坊;2019年,又印發了《關於推進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建設的通知》,進一步強化了政策扶持,將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納入產業、就業等各項扶貧政策支持範圍,按照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遴選程序和標準,從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研培學員中,遴選一批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加大扶持力度,帶動貧困人口增收脫貧。

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把文化資源轉化爲具有生命力的產業優勢,是孕育於基層、紮根於羣衆的精準扶貧方式,是具有中國特色、民族特色的扶貧車間,有力地促進了貧困羣衆增收致富,帶動了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了人民羣衆的文化自信,成爲行業部門實施脫貧攻堅的強勁力量和一道靚麗風景。目前來看,至少實現了三個“雙豐收”。一是實現了非遺保護傳承和扶貧產業的雙豐收。發展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盤活了當地的文化資源,不僅把文化資源轉化爲帶動貧困羣衆擺脫貧困的扶貧產業,也讓非遺保護傳承基礎更牢靠、發展更長遠,堅定了文化自信。二是實現了傳承人和貧困羣衆的雙豐收。非遺扶貧就業工坊,一頭連着傳承人,一頭連着貧困羣衆。在發展非遺扶貧就業工坊過程中,傳承人得到系統“充電”,提升了能力,拓展了市場,同時讓貧困羣衆學會了傳統技藝,掌握了一技之長,增加了勞動收入,成爲新的非遺傳承人。三是實現了扶貧和扶智扶志雙豐收。通過發展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幫助貧困羣衆家門口就業,做到“掙錢顧家兩不誤”,實現了“農民變工匠”“廳堂變車間”的轉變,提升了能力、增強了自信,逐步起到了扶貧扶智扶志的作用。尤其給留守婦女等弱勢羣體提供了就業渠道和交流平臺,促進了家庭和諧,既富了口袋,又富了腦袋,還鼓舞了幹勁,受到了基層和貧困羣衆的歡迎。比如,深度貧困的甘肅東鄉縣,民間刺繡從傳統作坊自用自銷的民間工藝走上奼紫嫣紅的國際服裝秀,脫貧後的普通繡娘亮相�B型舞臺,是非遺文化的底色和脫貧後自信力量所呈現的中華文化精神、新風采、新風貌新氣象

文化傳承、文化凝聚、文化滋養、文化認同、文化發展、文化創新給脫貧攻堅戰帶來強勁動力和勃勃生機。在我國消除絕對貧困後,率先完成人類千年夢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揚,將繼續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勁動力,成爲人們追求精神生活的重要寶庫。同時,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也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和平臺,將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加發揚光大。

當然,在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貧困人口覆蓋範圍還不夠大;如,一些地方,對於本地區非遺所蘊含的文化內涵挖掘不足;再如,傳統工藝等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足,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認真研究、解決,以此推動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持續壯大,在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在鄉村振興中繼續發揮作用。

保護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保護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就是維護和傳承人類共同的文明,對促進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在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階段,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前景廣闊、大有可爲。如何用好政策,因勢利導打好“非遺+扶貧”這張牌,堅持“守正創新”,推動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上發揮更大的作用?這需要處理好六個關係,抓好五個方面,從而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潛力,全方位利用好我們的文化資源,賦予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更有質量地推動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的發展。

六個關係爲:一是處理好傳承和開發的關係;二是處理好開發和利用的關係;三是處理好利用和保護的關係;四是處理好保護和弘揚的關係;五是處理好弘揚和參與的關係;六是處理好參與和特色的關係。

五個方面是:一是從完善評估手段着手,運用大數據來統計、研判、分析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的增收作用。二是從提高傳承能力着手,培養傳承人、開拓市場,條件適合時,瞄準高端、發展精品,更好地保護傳承非遺。三是從匯聚多方力量着手,聯合更多的領域和地區,形成政府引導,企業、傳承人、村落社區、社會組織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協同發力,構建完善的培育體系和機制。四是從堅持帶貧目的着手,在探索利益聯結機制、鞏固脫貧成果上下功夫,把貧困羣衆嵌入非遺傳承人創辦項目的產業鏈中,構建貧困人口與傳承人的利益共同體,更好地服務貧困地區、貧困羣衆。五是從講好中國故事着手,充分認識非遺文化的符號意義和價值,通過非遺扶貧符號引出中國文化故事,通過文化故事打造中國商品品牌,通過中國商品品牌講好中國故事,尤其是脫貧攻堅故事,既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提升中國形象,推進國際減貧合作交流。(作者:國家鄉村振興局開發指導司副司長、二級巡視員劉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