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貸危機啓示錄: 尋找全球金融治理的解決之道
“如果在金融行業待得久了,經歷過幾個市場週期,就會知道,金融危機其實無非就是一個市場週期的一部分。市場永遠在好的時期和艱難時期之間循環。”身處華爾街的奧本海默基金公司副總裁、基金經理李山泉在回憶起2008年那場次貸危機時,曾對第一財經無限感慨。
2007年7月末,華爾街頂級投行之一貝爾斯登(Bear Stearns)旗下的信用擔保債務憑證(CDO)對衝基金轟然倒塌,那場此後演變爲全球金融危機的次貸危機從此揭開序幕。
當時,貝爾斯登首席財務官莫里納羅(Sam Molinaro)說:“這是1933年大蕭條以來最悲慘的信用市場環境。”
這場源於貨幣寬鬆、住房刺激政策和金融創新孕育的房地產泡沫,通過次貸進入金融系統,再通過包裝絢爛複雜的金融衍生品,讓更多人捲入進來,直至泡沫破裂。
最終,雷曼兄弟宣佈破產保護,貝爾斯登和美林相繼被收購,曾經風光無限的華爾街五大投行,僅剩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兩家黯然神傷。
華爾街重新洗牌。
十多年後,再來回顧這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或許有不一樣的感悟。
2007年8月,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開始動盪,多種跡象顯示着風險暗潮涌動。隨後,次貸危機席捲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並最終在2008年9月演變成全球金融危機。
此後,爲了應對危機不斷蔓延,全球主要經濟體採取了大規模的擴張政策。
2009年12月,當人們認爲危機逐漸遠去,全球進入“後危機時代”,就在此時,以希臘主權債務危機爲源頭的歐債危機隱現,隨後愈演愈烈,不斷升級,最終演變爲一場歐債危機。
當市場還在消化歐債危機捲土重來時,2011年8月,標普下調美國AAA級長期主權債務評級引發美債危機,震驚世界。
當心態變得進取,資產估值便被推高。在追逐風險的時候,市場更少去關注風險管理,問題便逐漸累積。
爲了應對重重危機,發達經濟體一再使用貨幣寬鬆的工具: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共出臺了三輪量化寬鬆政策(QE),總共購買資產約3.9萬億美元;歐洲央行先後開展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推出直接貨幣交易計劃(OMT),並於2015年3月全面啓動量化寬鬆政策;英國和日本央行多次擴大資產購買計劃。
中國也在2008年11月推出了“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以應對危局。
在此背景下,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盪,全球也開始了艱難的復甦進程。伴隨着各國經濟復甦進程的不平衡,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取向開始分化。2014年1月,美聯儲正式實施“削減數量寬鬆規模”(Taper)計劃,並於10月底結束資產購買計劃,宣告始於2008年的三輪量化寬鬆政策正式退出;與美國相反,日本實施了力度空前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歐元區也積極籌備和實施量化寬鬆;發展中國家則紛紛提高基準利率。
2015年,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進一步分化:3月,歐洲央行全面開啓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日本持續量化寬鬆,大部分新興市場國家開始步入降息通道。美國則於2015年12月16日實施了自2006年以來的首次加息。
危機逐漸過去,全球開啓了金融監管體系改革,各國在金融監管領域推進審慎監管和行爲監管。
十多年後再來回顧這場危機,作爲歷史的記錄者和見證者,我們也不禁思考,是市場太貪婪,還是金融監管太放縱?或許在自由市場和金融監管之間,還需要尋找金融治理的平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