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級還是那個C級,只是更高效了
文|喬伊
當我開上梅賽德斯-奔馳C 350 e L插電式混合動力運動轎車時,腦子裡蹦出的第一個問題是:是什麼支持着奔馳敢於將其市場佔有量最大的豪華中型轎車,持續不斷地深度推進到新能源領域的嘗試進程中去?
其實,這也一直是擺在所有汽車廠商面前的問題。
對於這樣舉足輕重的產品,每次要加入最新的技術時,謹慎地思考與佈局,是必須要提前思慮周全的。
通常的做法是,熱銷車型持續銷售。至於新技術,則留給全新開闢的產品線去嘗試。但似乎,汽車的發明者奔馳,並不是這麼想的。
我們得明確的是,奔馳承載新技術的產品線其實一直在研發。比如,梅賽德斯-EQ系列車型,就是奔馳全面擁抱電動化時代的抓手。汽車的發明者不會僅僅滿足於此。如果要擁抱新能源時代,那麼最暢銷的產品,一定是同樣需要衝在前頭。
顯然,這回答了我最初的疑問。
畢竟,奔馳C級(參數丨圖片)轎車是大多數人選擇奔馳這個品牌的首選之一。人們選擇它的理由也很簡單,足夠的品牌力、可承受範圍的價格,以及極大傳承自品牌的豪華與科技元素的現實應用。這些都成爲了爲奔馳C級轎車銷量助推的重要原因,但這些可能還不是全部原因。
基於科技而來的,並不只在於C級轎車的人機互動,也不只在於舒適的空間及座椅的材質、工藝。更重要的是,在汽車的核心部件——“動力總成”上,奔馳一直在嘗試應用更新的科技。
比如——插電式混動。
穩健且前瞻,
無疑是一個合適的推進方式
其實,奔馳C級轎車的高效動力嘗試之路並不是自今日開始的。確切地說,C 350 e L這款車上所搭載的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已經是奔馳研發到了第四代的產品技術了。
所以,現在可能所有人的問題集中在,第四代的技術究竟先進在哪裡?
第四代的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最重要的進步是在電池技術上,這套電池,擁有了更強的性能。
技術深度上來看,C 350 e L混動技術上一整套的技術提升很明顯。比如,電池系統由96顆電芯組成,僅僅只比奔馳S級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上所採用的少了12顆電芯而已;與此同時,電池整體上採用了奔馳自主研發的,容量爲24.5千瓦時的電池。
首先它只比S級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差12顆電芯,讓作爲中型車出現的C 350 e L牌面肯定是拉滿了的。同時,24.5千瓦時的自主研發電池,在電池容量與密度,獲得了不小的提升。這些都已經是肯定的了。但是,還有一些重要的細節,可能你忽略了。
比如說,更高容量密度的電池所能帶來的是,脫離開發動機純電獨立行駛的模式。也就是說,這款C 350 e L車型上,除了純內燃機模式、混動模式之外,還能選擇純電行駛模式了。
這個模式能開多遠?
WLTC工況下純電行駛105公里。簡單來說,如果你在家裡有一臺充電樁,你就完全不需要在城市通勤中使用汽油內燃機了。只需要大約三個小時,即可依靠7千瓦的交流電,將這一套電動系統的電量從10%充至100%。而如果採用55千瓦的直流快充模式,從10%-80%,則只需21分鐘。
因此,對於電動續航這一塊,唯一想要友情提醒的是,爲防止汽油變質,還是建議在一定時間內用完重新加一箱。
更容易被忽略的,其實隱藏在日常接觸不到的地方。比如,自主研發的電池並不僅僅只是電池容量、續航性能的提高。
更重要的是,奔馳可以依照自己的想法,在電池所帶來的底盤集成度大大提高的基礎上,來更緊湊、更合理地佈局C 350 e L的底盤擺放了。比如,底盤地板區域上,除了一整塊電池之外,還會被安裝有電池的冷卻系統、電池的管理系統。
說完了靜止的,以及你看不見的,自然是要聊一下直觀的體驗感受的。
首先,混動模式下,發動機的動力補足有很大一部分來源於車輛的電機。也就是說,起步如果電機助推,是能夠帶來非常不錯的響應體驗的。當然,就更不要談直接撇開發動機,進入純電模式行駛之後的加速體驗了。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體驗並不會因爲電池虧電而消失。我的意思是,如果電池虧電,無法用純電模式進行行駛的情況下,電池依然可以在起步時給到發動機一定的額外動力進行助推。
首先充電並不難,其次充電效率高,再次就算沒電依然有額外動力補充,這保證了C級插電混動轎車在幾乎所有工況下,都能擁有非常充沛的動力提供給駕駛者。
這是一個很好的技術,電池技術好、補能效率高、駕駛體驗也幾乎是全天候地維持在一個很高的水平上。這樣的高效動力體驗出現在奔馳的C級轎車上,顯然是奔馳一個非常求穩的表現。
穩健且前瞻,無疑是一個合適的推進方式。
而C 350 e L,就是這麼一個集合了穩健與前瞻理念的產品。
豪華與舒適,當然是要繼續傳承
技術的革新,從來不是拋棄既往的成績。尤其對於奔馳這樣老牌豪門來說,過去的130多年所積累的寶貴財富,當然是要繼續傳承的。
你知道,我說的就是豪華。
在我和C 350 e L相處的短短兩天內,幾個非常重要的細節指標能夠證明目前C級轎車在繼承奔馳的豪華屬性這一方面,做得非常成功。
比如,我已經很久沒有見人,通過車載的人機交互系統,專注於玩弄車輛的氛圍燈變色功能了;比如,我也已經很久沒有停完車之後,真的遇到路人主動跑來先繞車一圈,再詢問這輛車全款拿下得多少錢的問題了;還比如,就算在所有人都在玩開門/關門時的LOGO投影功能的當下,我依然覺得沒有誰能如奔馳一般,把LOGO投得如此清晰,且立體。
這些確實都是小細節,但一個真正豪華的品牌,就是能夠從這些小細節中體驗出這個牌子的與衆不同之處。
當然,這些細節依然不完全是駕駛者視角所需要了解的東西。真正以第一人稱的視角開起來和用起來,你又會發現很多的不同。
比如,車輛的駕駛質感就是你最熟悉的奔馳車的感覺。柔軟、細膩、且幫助你規避掉了幾乎所有的頓挫和顛簸。尤其是到了電動車時代,車輛底盤的重量分佈變得更爲均勻,這也使得車輛的配重變得更合理,駕駛起來也變得更爲順暢了一些。
這是純電動車所帶來的變化,但更重要的是奔馳不論時代怎麼變,技術條件怎麼變,都不斷將品牌一貫追求的舒適駕駛、舒適乘坐的體驗傳承下去。
這樣的平順在很大程度上也來源於更高效、更柔和傳輸動力的9擋手自一體變速箱。重點在於,擋位越多過度越平滑,車輛幾乎就沒有什麼頓挫。更關鍵的是,擋位越多,能耗表現也更好。儘管與電能相比,這樣的節能也不算什麼了,但既然C級轎車的細節每一處都處理得很好,那麼變速箱的作用自然也不應該被忽視。
在人機交互方面,C級轎車依然和奔馳的絕大多數產品一樣,採用相同的系統、採用相同的界面。因而,所有奔馳車的車主都不需要重新熟悉。畢竟,全部的操作都在一級目錄中提供出來了,操作也變得更簡潔。
這是個好辦法,車機系統分級目錄越少,用戶更高效地調取到自己想要的功能,解決的就是人機互動變得更高效的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包含了駕駛體驗,人機交互的體驗,柏林之聲音響帶來的音影體驗,以及各種小細節帶來的豪華感補足體驗,構成了C 350 e L在高效動力之外,所依然秉承自奔馳的豪華與舒適的全部。
結尾
毫無疑問,在當今這個時代,包括奔馳在內的所有汽車品牌都在加速向新能源時代轉進。但這並不代表他們要完全放棄內燃機。
一方面,內燃機依然是目前趨勢下的主流動力形態;另一方面,內燃機同樣需要與時俱進。而在這個轉進的過程中,如何平衡好先鋒探索者以及穩固好銷量基本盤兩者的關係,則考驗着奔馳對車的理解、對用戶需求的理解、對市場的理解。
如今,我們看到的C 350 e L就是奔馳對這些要素理解的具體呈現。它是高效的、也是豪華的、更是注重細節的;它是注重技術,鑽研科技的,更是駕駛質感、使用質感不變的。
對於每一個消費者來說,在享有奔馳一貫高標準品質的基礎上,再來聊科技的進步,顯然就變得更容易接受,也更樂於加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