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潮汕看世界 評《遙遠的海岸:中國海疆上的殖民擴張》

遙遠的海岸:中國海疆上的殖民擴張(時報出版)

本書作者麥柯麗(Melissa Macauley)現任西北大學歷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爲明清及民國時期的中國社會經濟史,以及中國華南與東南亞關係史,並側重於探討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在東亞、東南亞的發展。《遙遠的海岸》一書,英文版原於2021年由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發行,該書隨後在2022年獲得美國世界史學會頒發之班特利圖書獎(Bentley Book Prize),足見其成果受到學界同仁的肯定。

《遙遠的海岸》的核心觀點,主要圍繞著作者對「潮州海域」的論述展開。所謂的潮州海域,並不只是潮州下轄饒平、澄海、潮陽、惠來等地的近海邊疆,而是指涉潮汕移民網絡所構築起橫跨太平洋、南海乃至印度洋的廣袤水域,其連接中國東南、中南半島乃至南洋羣島,促成明清時期乃至近現代中國與東南亞之間移民、經貿、文化諸層面的頻仍交流。本書的重要貢獻,正在於通過梳理十六世紀後期至二十世紀前期潮汕地方社會與中國中央政府之間的互動往來,進一步探討中國政治變化與潮州移民擴張,如何經由潮州海域塑造東南亞乃至世界歷史發展之進程。藉由聚焦潮州社會的移動性,本書以連結史的取徑精彩地勾勒出中國東南一隅的地方反抗運動,如何通過移民遷徙與東南亞甚至近代西方帝國產生交往。

另一方面,作者亦深具世界史的比較視野,在堅實的實證研究基礎上,進一步將以潮汕移民爲代表的華人社羣在東南亞的佔領與擴張,視作一種非正式的海外殖民活動。與西班牙、荷蘭與英國等歐洲政府主導下的殖民活動不同,華人的海外擴張經驗更大程度上是由社會文化網絡發起,這具體體現在宗族、同鄉等親緣、地緣網絡所構築的領域性之上。相較於同時期歐洲國家所主導的殖民主義,明清政府反而在多數情況下時刻對海外移民保持着提防、猜忌乃至禁止的態度,因此有先行研究認爲此乃造成近代中國與西歐在經濟發展上分流的關鍵之一。然而通過跳脫傳統的帝國史敘事,麥柯麗匠心別具地從作爲「邊緣」的潮州移民社會,重新檢視中華帝國與歐洲勢力在潮州海域的匯流,這種自下而上的歷史觀點,有助於讀者翻轉過去對「核心」與「邊陲」的想像窠臼。

就本書結構而言,除引言與結語之外,《遙遠的海岸》一書共分爲九章,前四章所構成的第一部分「海域恩惠的詛咒」,主要通過聚焦於明清時期海盜、幫會等族羣,探討潮州社會的地方反抗勢力如何與明清帝國的禁海清鄉政策產生拉鋸,並在此歷史背景下推動對外移民進而促成潮州海域的形成。作者巧妙地結合地方社會、秘密會黨以及海外華人這三個密切相關的歷史議題,從而爲讀者揭示作爲中國東南地方社會的潮州,如何積極地參與甚至影響世界史的發展。在麥柯麗筆下的潮州,不再只是明清帝國單向宰制的臨海邊陲,更是近世中國與東南亞交通的關鍵前沿。本書第二部分「贏得鴉片和平」,則在時段上移至晚清以及民初,講述兩次鴉片戰爭以後潮州海域勢力與西方帝國主義間的角力。有別於過去傳統國族主義史學以及西方中心論者傾向將晚清中國描述爲西方勢力的次殖民地,麥柯麗精彩地指出即便在鴉片戰爭後英國要求清朝開放所謂自由貿易,潮州商人卻仍能在中國與東南亞的鴉片市場中扮演主導地位,甚至通過各種手段排擠、邊緣化英國等外國商人。這些通過國際鴉片貿易致富的潮商家族,將鉅額獲利轉投資金融、房地產與製造業,從而積累大量資本。作者指出這與歐美帝國主義通過壟斷鴉片貿易所發展出的麻藥資本主義,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換句話說,近代中國與歐美之間的接觸往來,並非是一方面純粹的單向挫敗,其中有許多複雜曲折的過程。除了試圖跳脫「東/西方」以及「殖民/被殖民」的二元對立敘事外,麥柯麗也進一步關注在過去歷史敘事中的失語者,尤其是華人女性的地位。從留守潮州原鄉的婦女,到移民東南亞的女性移工與性工作者,作者通過仔細梳理有限的史料,重新發現潮州女性在跨國移動間所展現的能動性。

綜觀《遙遠的海岸》一書,可以發現麥柯麗的研究大致有以下三項特點:第一,善於從中國地方史的細緻脈絡出發,進一步連結亞洲史,並探查更爲寬廣的世界史脈動。第二,關注過去歷史書寫中被邊緣化的社會基層,進而重新發掘其自主性與能動性。第三,跳脫中國國族主義與西方中心論的刻板歷史論述,通過研究潮州海域的移動性,指出近世中國與歐洲海外擴張的發展異同,相對於歐洲由國家力量所支持的殖民主義,華人移民在東南亞的發展則更依賴親緣與地緣的社羣網絡,對此麥柯麗稱爲領域主義。除了關於明清以降潮州海域以及東南亞華人等特定歷史議題外,感興趣的讀者不妨將《遙遠的海岸》與其他相關地方史、海洋史以及東南亞研究的著作對讀,或許能有意外的思想啓發。例如在民間社會主導下的潮州海域外,清帝國又是如何建構其對海洋的認識?不同於前人將清朝視爲純粹的內陸政權,布琮任《海不揚波:清代中國與亞洲海洋》從海洋視角重新檢視清帝國的統治性質以及海疆政策,與《遙遠的海岸》在視角上可謂互相發明,讀者亦可以拓展閱讀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