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提升垃圾自主處理效率 桃園生質能中心2021年底正式營運
桃園市長鄭文燦29日下午前往觀音區,視察桃園市生質能中心興建、營運及移轉(BOT)案興建工程。鄭文燦表示,桃園升格後人口快速成長,垃圾處理需求激增,市府採取BOT方式,以總投資金額超過55億元、營運期25年,擇定桃園科技工業園區內面積約4.38公頃的環保用地興建生質能中心,自2019年7月開始施工以來,目前興建進度約79.27%,預計明年7月試營運、年底正式營運,可大幅提升桃園自主處理各類廢棄物的效率,並達到零廢棄、低污染、多元化處理與永續經營等目標。
鄭文燦說,該生質能中心具有熱處理單元、厭氧消化單元及固化掩埋單元等三合一功能,其中熱處理單元的日處理量爲660噸、年處理量爲21萬9,000公噸,發電效率約28%,遠高於國內既有24座焚化廠暨再生能源廢棄物設備認定標準;厭氧消化單元可處理廚餘及水肥等有機廢棄物,日處理量爲135噸、年處理量可達4萬9,275公噸;固化掩埋單元總容積約4萬立方公尺,可暫置焚化所產生的飛灰穩定化物。未來生質能中心完工後不僅符合歐盟運轉規範,更將取得BS 8001循環經濟及再生能源設備等認證,有效解決桃園垃圾、廚餘、水肥及高熱值廢料的問題。
近來媒體報導桃園水肥處理議題,鄭文燦指出,目前龜山水資源回收中心每日可以處理50噸水肥,桃科水資源中心則可處理約10噸,污水下水道系統預估4年內接管率將到達50%,屆時水肥產量將有效降低,搭配明年底生質能中心加入運作,屆時將有效解決水肥自行處理問題。此外,桃園也是北臺灣最大的廚餘使用地,生質能中心完工後將可透過熱處理單元,處理高熱值的污泥及相關廢棄物,提升發電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