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劇何以失去轟動效應?
◎李愚
今年劇集暑期檔落下帷幕。雖然各大平臺紛紛拿出殺手鐗,相繼推出重磅大劇,可惜,除了《唐朝詭事錄2》《邊水往事》等少數大劇達到預期,其他的多部S+劇集都是口碑熱度雙“撲街”。
暑期檔大劇紛紛失去轟動效應,充分暴露IP依賴和流量依賴的積弊,也意味着當前電視劇製作已經到了需要刮骨療毒的時候。
類型多元,大劇頻出
純粹從劇集的類型和題材來看,今年暑期檔大劇其實頗爲豐富多元。
古偶劇方面,有《長相思2》《柳舟記》;現偶劇方面,有譚鬆韻、許凱主演的《你比星光美麗》;古裝探案劇,有《唐朝詭事錄2》和《四方館》;《孤戰迷城》以及曾舜晞和張頌文主演的風格不同的諜戰劇《孤舟》;《少年白馬醉春風》爲武俠劇注入“少年感”……
除此之外,今年暑期檔還有《夢想城》《赤熱》《前途無量》等職場劇,《小夫妻》等都市情感劇,《錯位》《邊水往事》等精品懸疑劇。
IP依賴,劇本平庸
今年的暑期檔劇集類型豐富,幾乎每一種類型都有S+作品呈現給觀衆,但多數遠不及預期。
與奧運撞檔確實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劇集的熱度,但歸根結底是多數大劇自身質量不夠硬,劇本方面存在很大的問題。
不難發現,這些低於預期的大劇,大部分改編自知名的網文IP。《長相思2》改編自桐華的同名小說,《柳舟記》改編自狂上加狂的小說《嬌藏》,《四海重明》改編自衣帶雪的小說《我有三個龍傲天竹馬》,《你比星光美麗》改編自玖月晞小說《你比北京美麗》,《四方館》改編自陳漸的懸疑推理小說《西域列王紀》,《少年白馬醉春風》改編自周木楠的同名小說……
暑期檔IP大劇的“撲街”,是這些年來國產劇“IP依賴症”積弊的一次大爆發,即過度依賴IP本身的影響力,忽視對劇本的打磨和創新,呈現出模式化、套路化的傾向。即便是擁有高人氣基礎的作品也難以突破現有的敘事框架,讓觀衆產生審美疲勞;同時,爲了迎合市場需求,某些改編劇過度商業化,犧牲了藝術性和深度,導致劇情浮誇、情節牽強。
比如《長相思2》的小夭淪爲偶像劇的俗套女主。原本宣傳中的“不一樣的大女主”形象,在劇中卻演繹出了一副誰選擇她,她就會選擇對方的模樣,缺乏自主性和獨立性,失去原有的靈魂和深度;小夭的事業發展被一筆帶過,情感糾葛卻細緻描繪,這種失衡亦讓觀衆不滿。
《你比星光美麗》的故事框架和人物關係設定與爛俗的“霸道總裁愛上我”高度相似,缺乏新意和驚喜;劇中某些戲劇衝突的設置顯得過時,如女性遭遇鹹豬手後被指責穿着暴露的情節,這種在現代社會已經成爲公論的反面教材,在劇中仍然被正正經經地呈現出來,與時代脫節;個別角色的設計和表現具有一定的細膩度,但整體上角色的塑造和成長空間有限,缺乏深度。
《柳舟記》儘管擁有吸引人的設定和頗具潛力的主題,如“貓鼠鬥愛”以及高智商者的對決,但在實際呈現上,男女主角之間的感情進展過於突兀,缺乏合理的鋪墊和邏輯支撐;原本引人期待的“貓鼠鬥愛”主題被戀愛戲份所淹沒,權謀和復仇的線索被忽視,導致劇情走向變得模糊不清;男女主角在劇中的行爲和決策缺乏足夠的智力較量,反而表現出一些幼稚的行爲,削弱了劇情吸引力……
相形之下,《唐朝詭事錄2》《九部的檢察官》等原創劇本更有驚喜。
《唐朝詭事錄2》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懸疑手法相結合,不僅重現唐代的歷史風貌和文化特色,還通過緊張刺激的案件偵破過程展現獨特的推理魅力,打破傳統古裝劇的固有模式,探索出了更多可能性。
原創劇本也更加貼近當代社會的生活現狀,更容易引起觀衆的情感共鳴。作爲國內首部未成年人檢察工作題材電視劇,《九部的檢察官》深入展現未檢的複雜性和重要性,不僅填補了市場空白,還成功引發更多人對於未成年犯罪議題的關切,展現了原創劇本的社會價值。
可見,過度依賴IP並非萬能鑰匙,只有貼近現實生活、富有創新性和情感共鳴力的劇本才能獲得好評。這並不是說IP改編就是不行,比如《邊水往事》就獲得不錯的口碑;而是說,不論改編還是原創,內容創作都應以劇本爲根本,這是贏得觀衆的關鍵。
演技不足,還需磨鍊
暑期檔也常常被視爲一些流量明星的升咖契機。如果能在暑期檔的熱門劇集擔任重要角色,並且該劇一旦成爲爆款,他們就有很大機會實現事業上的飛躍。
今年暑期檔無疑讓那些“躍躍待爆”的年輕演員期望落空了。總體來看,大部分擔當主演的年輕演員都不同程度存在較重的表演痕跡,演技仍比較生澀。
年輕的流量明星演技不足,首先與他們出演的角色高度同質化相關。由於市場上對特定類型角色的需求,年輕的流量明星往往被反覆安排在相似的角色中,如帥氣的男主角或甜美的女主角,導致他們在表演上缺乏多樣性和深度,也讓觀衆對他們形成固定的印象,難以突破現有的形象束縛。比如張晚意在不同的古偶劇中角色區分度不大,表演流於表面,這顯示出他在角色塑造上的侷限性和缺乏突破。
另一方面,這也折射出當前娛樂圈造星機制的浮躁。在快節奏的娛樂圈中,不少年輕演員憑藉外貌、人氣或背景等資源迅速走紅,演技的錘鍊卻遠遠滯後。當他們被推向熒幕前,面對複雜的角色和深刻的情感表達時便力不從心,難以將角色的內心世界準確地傳遞給觀衆。演技上的短板在高清鏡頭和觀衆日益提升的審美眼光下被充分放大,無所遁形,粉絲再怎麼吹捧也是圈層自嗨。
年輕演員演技的稚嫩甚至粗陋,讓原本就不出彩的劇本雪上加霜,甚至會讓原本還可以的劇本顯得荒謬。因爲一旦觀衆無法相信角色的真實性和可信度,就會大大降低故事的吸引力;特別是當角色遭遇重大轉折時,如果演員的表演不能讓觀衆信服,那麼整個情節就會失去感染力。
對於年輕演員而言,千萬不要以爲演技僅粉絲可見就能穩住流量。演技問題不僅會影響當前作品的播出效果,還會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產生負面影響。演技不行,砸入再多的資源也出不來真正的爆款,最終只會遭到觀衆與市場的共同拋棄。
年輕演員務必把提升演技作爲首要任務,而非僅僅依賴流量和外表。製作方也應重新審視內容創作的核心價值,迴歸劇本質量與演員演技本身。在短視頻對長劇形成劇烈衝擊的背景下,這個任務顯得尤爲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