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業×新創 合作新趨勢系列1-黃日燦:投資新創看到未來

臺灣產業創生平臺創辦人董事長黃日燦。圖/本報資料照片

公司進行外部創新的主要方式

前言 許多國際企業成長動能來自創新,尤其外部創新。臺杉國家級投資公司這兩年發佈的「臺灣產業新創投資白皮書」就點出企業已成全球新創投資主力,但臺灣卻有7成企業未與新創合作。順應此趨勢國發會最近提出的「精進新創事業投資環境2.0」,就是鼓勵企業成立企業創投(CVC)投資新創。因此本報報導成功案例及專家看法,讓企業因應更多國際新變局

臺灣企業優等生論先進技術、論全球佈局,足以與全球百大企業並肩而行,唯獨在參與新創投資方面,仍未跟上國際腳步。臺灣產業創生平臺創辦人暨董事長黃日燦指出,「變動已成新常態,比速度、比創新,成爲企業未來的決勝關鍵」,臺灣企業應採開放結盟,對接新創能量,創造脫胎換骨的重生機會

臺灣產業過往把代工當主流,擅長看今天,或普遍依賴內部自我成長,黃日燦提醒說「這些閉門造車的作法,到不了企業創新的彼岸」。

他說,國際企業迎向競爭,擅長引入外部創新,隨着組織策略、經營目標等主客觀條件的不同,走出多元發展模式,國際業者間談的是「如何透過不同的創新工具,打造競爭優勢?」「如何衡量及追蹤企業新創投資所帶來的效益?」臺灣業界要快步跟上,緊密攜手新創事業。

身爲長期推動企業內外部創新的領軍人物,黃日燦時時提醒企業界要放眼未來,他以大中華地區知名併購律師身份支持臺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事務,爲臺灣企業開設併購相關課程,鼓勵其研擬併購策略,找尋轉型升級契機。這一年來,他爲了把脈臺灣產業新創投資現況,與一羣產業領袖成立臺灣產業創生平臺,深入解題臺灣產業轉型升級的機會與挑戰

臺灣產業創生平臺團隊研究發現,國際TOP企業自十年前開始積極投資新創團隊或事業,國際企業管理學術探討新創投資對於企業躍進成長的期刊論文愈來愈多,國際企業創投聯盟(GCV)調查,2011~2018年間,每年進行新創投資的企業家數顯著成長,2018年達到歷史新高,全球百大企業中也有74%業者,表態投資新創。

在這十年內,部分臺灣企業嘗試併購和投資新創。黃日燦引用產業創生平臺和臺杉投資合作調查的《2020臺灣產業新創投資白皮書》內容指出,雖然有采取外部創新的臺灣企業,但偏好「合作」更勝於投資,有64.4%與學校/研究單位合作,55.5%與新創公司策略合作(如共同開發產品),仍不乏有臺灣企業採取多元作法,有直接投資、成立企業創投(CVC),也有投資外部VC創投基金。儘管如此,調查發現超過7成企業未與國內外新創圈有任何形式合作,還有很大可努力的空間。

部分投資新創的企業已略有成果,紛紛對外分享經驗。資訊整合服務商精誠資訊執行長總經理林隆奮表示,透過跨業跨界投資和併購,推動「跨領域數據大連結」的生態整合,五年內新成立、直接投資、合資和併購多達18家公司。

大亞電線電纜董事長暨大亞創投董事長沈尚弘亦表示,在投資創新繳了很多學費,仍堅持要透過新創建立企業成長的第二曲線、第三曲線,大亞斥資設立CVC(企業創投),也告訴自己要有耐心,從孵化器開始陪着新創成長。而上騰生技顧問公司董事長張鴻仁甚至鼓勵業界加快行動,「產業投資新創,如同投資健康一樣,愈早開始愈好!」

黃日燦認爲,「投資報酬」是企業投資新創最大的挑戰,有些中小企業也會顧慮「賠不起」而縮手投資新創,他建議可以集體投資創投基金、一起培養VC團隊,由外部的專業投資機構來協助企業接近新創,補強企業找尋成長曲線的能力,「集衆人之力,對企業轉型、對新創茁壯,對臺灣經濟,都能帶來很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