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與中國特工──暗殺之風有愈演愈烈之勢(五)
11月17日,戴笠將王寶珍、王仁山、陳惘之、張玉華等犯自滬解京,詳細審究。據張玉華供稱:此次行刺,完全出於香港陳銘樞、李濟深、王亞樵、華克之等人主使,並由華克之來京創辦晨光社,化名胡云卿充任社長,所有經濟均由陳銘樞、李濟深供給,其主要目的在蔣中正,汪精衛次之;華克之、張玉華、賀坡光、孫鳳鳴等人曾於十月二十二日在晨光社內開小組會議,計劃於六中全會時實行暗殺,原擬使用炸彈,後因攜帶不便,而改用手槍,意圖由此引起政局糾紛,以便陳、李等人乘機奪取政權。
兩次意圖行刺領袖
至此,在刺汪案發生半個月後,晨光社之主犯除華克之夫婦逃逸、孫鳳鳴已死外,其餘張玉華、賀坡光、劉書遲、郭惠忠、王寶珍、陳惘之、谷梓峰、李懷誠、項仲霖、廬慶麒等及重要嫌疑人王文圭、黃貺書、張震奇等均已捕獲。總核案情,晨光社中除王益俊原系虛設、本無其人外,其餘:張玉華原名張維,字四明,化名張秋實,又名張九如;賀坡光原名賀少茹;劉書容、劉書遲實即劉鍾琥一人之化名;郭惠忠化名郭文成;王寶珍真名崔正瑤;陳惘之又名陳新白,綽號陳大頭;卜子衡即系谷梓峰;廬慶麒又名廬佛慧。
十一月二十四日,首都警察廳廳長陳焯以本案要犯大部就獲,真相明瞭,乃據情繕具詳細報告呈送蔣中正。報告中「組織預謀之溯究」一節指出:
據已獲各犯迭次供證,該華克之、張玉華等原系失意青年,意志薄弱,王亞樵乃加以利誘,旋復偕往閩、港,引見於陳銘樞,始有創辦通訊社、從事密謀之議。迨該晨光通訊社成立之後,張玉華雖未居任何名義,但於賀坡光爲實際負責之人。華克之化名胡云卿自任社長,不常到社,僅負與港方接洽活動經濟之任務,一面並由王亞樵指派其徒孫鳳鳴來京責令實行。
在此年餘之期間內,張玉華等復又結合項仲霖、李懷誠、廬慶麒、谷梓峰、陳惘之等加入其團體,迭次商議進行方案,並借用李懷誠之滬寓收轉京港信件。上年五中全會期中及本年八九月間,該孫鳳鳴曾兩次意圖行刺黨國領袖,俱以懾于軍警戒備之嚴密,未敢下手,不圖冥頑之徒,此心未死,猶復肇斯鉅變。
又有「本案背景之揭露」一節指出:
查覈各犯之供述及自白,可信此案發生之動機,全在陳銘樞、李濟深、王亞樵等之直接或間接唆使,以期奪取政治地位,竟不惜以卑污手段,值此國難嚴重時期,加害黨國領袖,希圖促成政局糾紛,遂其私慾,用心險惡,可勝浩嘆。
兩廣當局公然倡亂
民國二十五年,日寇加緊侵略華北與內蒙,無恥漢奸甘爲走狗,爲虎作倀,北方局勢一片混沌。中共自長征至陜北後,提倡「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擔任剿共任務的東北軍和十七路軍受其影響,軍心不穩。六月,兩廣當局以「抗日救國」爲名,公然倡亂。桂方政客趁機與湖南當局勾結,組織「民衆抗日救國會」,企圖運動軍隊,響應兩廣異動。迨事變平定,蔣中正親率黨國要員蒞臨南粵,「閩變」餘黨乃組織暗殺團,陰謀行刺。十月,湖北省政府主席楊永泰被害,暗殺之風有愈演愈烈之勢。
是年,特務處的工作開展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潮。組織方面,先後掌握廣東緝私部隊與中央警官學校等重要公開單位。情報方面,舉凡日寇對華之侵略陰謀、東北軍聯合中共之秘密、兩廣當局購買軍械之情形,均有詳細調查,提供中央參考。行動方面,舉凡圖謀不軌之敵諜漢奸、製造恐怖之職業兇手、反對中央之異己份子,均予以相機制裁,充份發揮鎮壓反動、翦除奸宄之效果。是年十二月,「西安事變」爆發,蔣中正蒙難,戴笠一面設法應變,一面維護京中治安,並親隨蔣夫人赴西安營救,蔣中正卒能化險爲夷,成爲舉世公認、無可爭議的民族領袖。
本卷凡十節,主要敘述民國二十五年戴笠與特務處的活動情況。其中運用向影心制裁殷汝耕、逮捕郭增愷、策反粵方空軍、密裁桂方政客段方溪、破獲十九路軍暗殺團、破獲劉蘆隱「中國國民黨革命軍團」、制裁職業兇手王亞樵等案之經過,驚心動魄,內幕複雜,皆爲以往著作語焉不詳甚至從未提及的秘史。
中國國民黨自成立之始即以民族主義相號召,其維護國家民族獨立、自由以及尊嚴的立場極爲明顯。民國二十年九一八事變後,中國進入「國難時期」,國民黨作爲執政黨,制定了安內攘外的國策,其意義是:對國內叛亂先行肅清,以求國家之統一,同時推動建設,充實國力;對日本侵略則忍辱負重,待時機來臨再作決戰。
安內攘外自古以來即是治國安邦的基本原則,世界上從來沒有一個內部四分五裂的國家可以抵抗強敵,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本不應有任何懷疑。然而反對國民黨的團體和個人,對此一國策大肆攻擊,足使一部分思想偏激的青年受到影響,因而將國民政府視爲對內窮兵黷武、對外妥協投降的賣國政府。(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