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淵:交大博士,創業七年,百億估值,再衝上市

戴文淵從小就在編程領域,表現出驚人的天賦。高中時,他在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中獲銀牌,也因此得到了羨煞旁人的上海交通大學的保送資格。

2004年,戴文淵和隊友代表上海交大在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總決賽中,迎戰來自麻省理工學院、清華大學的強隊,最終站上了最高領獎臺。

2005年,戴文淵獲得了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世界冠軍——這項大賽號稱彙集了全球智商最高的人、由美國計算機協會(ACM)主辦、被稱爲計算機界“奧林匹克”。一般描述是“入門之後基本拿獎靠智商,拿到銀牌就能成爲offer收割機”。

那會,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繫有一個實驗班,學生大三就可以按個人喜好選擇實驗室。戴文淵在外備賽,等結束時,像圖形學(即CG)等熱門方向都選完了,只剩下冷門的AI技術沒有人選。“那個年代,沒有人相信AI能做成。畢業以後,成績好的能當個老師,成績不好那就算白學了。”戴文淵曾這樣調侃當時的選擇。

因禍得福,他因此結識了AI領域內一位頂尖的華人學者——當時,在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系並無與此相關的師資,系裡便將戴文淵作爲訪問學生推薦到了中國香港科技大學,師從計算機系教授、華人界首位國際AI協會院士楊強。

翻開戴文淵經歷可以發現,如果繼續留在學術界發展,他應該會是持續登頂學術高峰的科學家:全世界首個提出“非監督遷移學習”概念的人,開創了“非監督遷移學習”這一重要研究方向,獲得過中國智能科技界最高榮譽“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一等獎,而在機器學習子領域遷移學習,他更被認爲是該領域的全球領軍學者,單篇論文被引用次數全球排名第三。

楊強教授曾這樣形容他: “戴文淵是全世界最優秀的青年學者之一,是產業界、特別是中國產業界AI落地的傑出代表,對AI領域的發展幫助極大。”2009年,戴文淵加入百度,在此遇到了後來的妻子吳茗。

戴文元和沈南鵬有很多關係。他們都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當時,人工智能市場一片荒蕪,紅杉中國一路“支持”併成爲A輪前的早期投資者。

如果你能幫助他們,三位聯合創始人都不小。首席研究科學家楊文強受楊立強邀請。陳玉強主持了世界上第一個商業深度學習系統的建設,曾擔任今天的頭條推薦系統的負責人。

首席架構師胡世偉是戴文元在百度的“老熟人”,並主持了風潮等多個核心繫統的架構設計,“商業親密”搜索和阿拉丁生態。

兩年後,他被提升爲百度商業搜索部門的科學家,負責百度最重要的“現金打印機核心”——百度風潮戰略團隊模型組。2012年,風潮系統將百度的流動性提高了8倍。2013年,戴文元搬到華爲,在諾亞方舟實驗室擔任首席科學家。

2014年,吳茗成立第四範式,戴文淵2015年加入並擔任CEO。但最終,戴文淵走上了創業之路。2015年,戴文淵創立了第四範式。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夥人沈南鵬在第一輪就投了第四範式。那是在2015年,當戴文淵把所有要幹什麼都說完之後,沈南鵬問,“你有什麼問題想問我的?”戴文淵就問,你怎麼看待我們做的這個事情。現在回憶起來,戴文淵依然記得當時沈南鵬說,“我其實不太關心你們做的是什麼。在創業的初期階段,相較於具體的業務,我更關心你的團隊。”

創立第四範式之初,戴文淵和團隊希望做一個更高效的工具級產品,讓AI技術工具幫客戶在一兩個月內快速建立大數據分析能力,但很快發現這並不可行。“拜訪金融行業客戶,發現它們的需求特別分散,一個企業內就有好幾百個場景。”戴文淵發現,AI所能覆蓋到的應用比他們想象的要多好幾個數量級,不可能由一家公司去做。

隨後,團隊便進行了思路的轉變,2016年7月開發了一個能夠讓非專業人士使用的機器學習平臺——先知。用戴文淵的話說,就是一個完全不懂技術的小白,通過運用此數據架構平臺,大概經歷2周的時間,就可以成爲一個AI專家。

本科畢業後,戴文淵將研究方向瞄準人工智能。儘管那時,人工智能被看作是沒前途的專業。“在那時,沒有人相信AI能做成,畢業以後,成績好的,能當個老師,成績不好,那就算白學了。”

戴文淵被推薦到港科大深造。在那裡,他遇見了影響一生的恩師和夥伴——計算機系教授楊強。他爲“心裡沒譜”的戴文淵引路,帶去信心和專業指導。

讀研期間,戴文淵憑藉優秀的信息學算法基礎,在人工智能研究領域的頂級會議上發表了多篇論文,相關論文被引用數排名世界第二。

IPO前,戴文淵持有公司24.25%股份;紅杉資本持股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