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着顧客“過家家”的打包員,用表演點燃情緒消費

讓消費者在沉浸式購物中獲得新奇體驗,互動式、情景化營銷風靡多地文創市場

帶着顧客“過家家”的打包員,用表演點燃情緒消費

近來,不少博物館或景區推出富有地域特色的毛絨文創產品,同時通過店員一邊假裝現場製作打包,一邊與顧客熱情互動,讓消費者在沉浸式購物過程中獲得新奇娛樂的情緒體驗。升級的互動式、情景化文創營銷,掀起了情緒消費熱潮,也帶動產生了更多創意型就業崗位。

“這是經典的佛跳牆燉罐,先放入Q彈的蟶子,再來一隻海蔘,加入靈魂食材鮑魚,鮑魚需要幫您改花刀嗎?來一勺靈魂高湯,特色老酒和蝦油需要幫您倒一些嗎?現在燉煮完成了,我幫您打包起來。”這段聽上去像是在真實打包佛跳牆的話術,實則是福建福州三坊七巷“國潮生活館”文創產品店打包員的表演式互動,顧客收到的是一份新鮮“出餐”的毛絨版佛跳牆。

甘肅省博物館的麻辣燙、蘇州博物館的大閘蟹、西安肉夾饃、太原刀削麪……近來,不少博物館或景區推出富有地域特色的毛絨文創產品。與常規文創產品銷售方式不同的是,這些產品需要店員一邊假裝現場製作打包,一邊與顧客熱情互動,讓消費者在沉浸式購物過程中獲得新奇娛樂的情緒體驗。

沉浸式購買毛絨文創大受歡迎

洪瑜舒是上述“國潮生活館”的主理人,也是與顧客互動的工作人員之一。她告訴記者,2023年7月起,店裡陸續推出188元和288元一份的佛跳牆等毛絨文創產品,並嘗試使用互動式、情景化的銷售模式。“很多顧客喜歡這種互動形式,有的不見得會買,但是看到別人購買的互動過程也會覺得很可愛。”洪瑜舒說。

記者瞭解到,國內出現的毛絨文創產品互動,類似於英國玩具品牌jellycat,玩家們將玩偶視爲“情緒搭子”和“家人”等,滿足自身情緒需求。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狀況年度報告(2023)》提到,在商品或服務的物質功能得到滿足的情況下,某些消費行爲具有實現心靈慰藉、釋放壓力或提升幸福感的附加功能。除了追求性價比之外,情緒釋放將成爲影響年輕一代消費者決策的重要因素,也將是今後一個時期新的消費熱點。

近期,西安大唐不夜城“大相文博”文創店49元一份的“絨饃饃”肉夾饃也火了。門店工作人員劉子奇告訴記者,店裡除了售賣各類文創產品,還專門設置了互動區,新開發的一款毛絨玩具“絨饃饃”肉夾饃備受歡迎。“淡季時,門店每天也有幾百人的客流量,國慶假期時每天超過千人到店,‘絨饃饃’的銷量能賣出上千只。”劉子奇說。

針對互動式銷售,劉子奇介紹道:“在夾饃過程中,我們會詢問顧客,肉要肥一點還是瘦一點,肉剁碎一些還是粗一些,饃烤焦一些還是軟一些,湯汁多一點還是少一點等,儘可能還原真實的製作過程。”此外,不同的店員角色也有各自的一套話術,顧客可以選擇陝西話版或普通話版,增加沉浸式購物的樂趣。

負責“絨饃饃”設計的張博告訴記者,產品設計取材來源於當地文化,例如,夾饃文創裡的土豆片造型,原型是陝西曆史博物館展示的金餅,讓顧客在體驗樂趣的同時,感受當地的歷史文化魅力。

信念感、真誠是互動表演的關鍵

“工作人員信念感好強”“這波操作,把小孩都看懵了”“像是大人在玩‘過家家’”……在一些網友分享的佛跳牆、肉夾饃、麻辣燙等“出餐”視頻中,類似評論佔大多數。也有人認爲,通過毛絨玩具表演做菜,是屬於年輕人的情緒消費。

信念感,是洪瑜舒認爲互動工作的要點之一。“購買毛絨文創產品的顧客本身帶有一些童心,雖然各種食材、廚具都是毛絨玩具,在別人看來像是一羣大人在做遊戲,其實我們工作人員是很沉浸式地完成一步步操作,不會覺得尷尬。”她說。

“員工上崗前會有完整流程的培訓,包括現場演示、分解具體步驟、區分食材等,例如,海蠣煎是否要顛勺,一些菜怎麼過油炸,工作人員也可以在此基礎上靈活發揮。”在洪瑜舒看來,在信念感的基礎上,與顧客進行表演式互動的店員還要有足夠的親和力和溝通能力,才能更好地滿足對方期待的情緒體驗。

真誠,是劉子奇認爲的互動工作的核心。“例如,做肉夾饃,就是想象顧客來買,我把它當成真的肉夾饃,一步一步操作完成就好。”劉子奇說,門店有一套流程化的動作,員工很快就能學會,有些店員可能比較難以進入角色,門店也會針對性地將他們調整到其他服務崗位。

洪瑜舒告訴記者,在佛跳牆燉煮區,通常是一位工作人員負責介紹和“烹飪”產品,一位負責打包成品、引導顧客體驗產品、補貨等。“顧客還會積極參與互動,例如,當我們問老酒要不要多一點,要不要自己加,很多人會給出有趣的迴應,讓他們聞一下味道,也會很配合地說好香。在這個過程中,工作人員也能獲得較好的情緒體驗。”

情緒消費帶來更多就業機會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法律系主任鄭寧認爲,隨着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消費需求發生巨大變化,當物質需求得到滿足後,人們更加追求精神需求的滿足。情緒消費是現代社會人們自我身份認同、表達自我、追求個性化的重要方式,要求消費市場更加註重創新創意,注重用戶需求、體驗和互動,能夠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毛絨玩具互動其實是一種營銷玩法。”洪瑜舒告訴記者,在互動式營銷加社交媒體傳播效應的影響下,她所在門店的銷售額有了明顯提升,但是每種營銷玩法的熱度都有相應的時效性,後期顧客的體驗感降低了,商家還要再對玩法進行創新、升級和更替。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認爲,以毛絨玩具的形式呈現地方美食並進行銷售,本質上是一種文化符號消費。互動式的情景表演,爲消費過程增加了娛樂性和趣味性元素。

“無論是將大衆熟知的文化符號轉化爲文創產品,還是用這種互動娛樂的方式來提升消費體驗,其實都是一種很好的創意,隨着市場的人氣、規模增長,這一產業會帶動更多創意型就業。”但是,魏鵬舉也提醒,創意型工作要避免高度標準化和機械化,否則容易導致從業者產生疲憊感。

對此,鄭寧也表示,毛絨玩具互動式消費的走紅,給從業者提出了新要求,應更加重視保障勞動者獲得相應的勞動報酬,享有充分的休息權等合法權利。此外,還要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確保商品質量合格,不虛假宣傳,保護知識產權,尊重著作權、商標權等。

本報記者 陶穩《工人日報》(2024年10月25日 07版)

來源: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