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政軍退出媒體真相系列五:賴祥蔚》公共精神不死 只是學界墮落

▲2012年的「901反媒體壟斷大遊行」中,臺灣新聞記者協會會長陳曉宜(左3)和陳飛帆(左2)一同前往NCC陳情。(本報系資料照片)

「追求公共30年,一朝回到解嚴前。」看到最近公廣集團的諸多爭議,讓許多人不由得有此感嘆。其實不只30年,早在還沒解嚴之前的1973年,當時在黨國體制下就有大老主張成立公共電視;1982年,行政院新聞局決定成立公共電視節目製播中心,1990年進一步成立公共電視建臺籌備小組;1998年公視開播。

什麼是公共電視?簡單說,就是不受政府幹涉、不受商業扭曲,真正屬於公民的電視。從最近的紛紛擾擾來看,很多人已經悲觀認定:公共電視根本不可行,因爲政治力無所不在。有人期待文化部介入,直接決定董事長人事,這其實是大走回頭路。

筆者在20多年前就曾經撰文以「周處除三害」來提醒公共電視在擺脫了政治與商業這兩派的控制之後,要當心沒有他律,反而更不能自律,於是公視本身也成爲危害公共精神的一害。是否不幸言中,自有公評。

公共電視是董事長的嗎?是董事們的嗎?是員工或工會的嗎?當然都不是。公共電視屬於所有公民,不只是經費來自於全民的納稅錢,也應該服務全民。

理想好說,實踐卻難。從董事的提名與審查開始都充滿了政治力。制度再理想,仍要具有良知的人落實。

公視的問題在哪裡?說穿了,在於臺灣欠缺真正的公共精神土壤,當社會普遍不看重公共價值,只看黨派、只求權位、只想利益,又如何奢談公共電視?

公視的危機,也可以從臺灣欠缺公共知識分子與公共領域看出。如果說臺灣的公共電話比公共知識分子還多、公共廁所比公共領域還大,或許戲謔卻又寫實。

德國哲學家哈伯瑪斯提出的公共領域概念,固然有資產階級的限制,但論述重點值得肯定,就是期待每個人都可以平等、理性對話,而不受政治、經濟力量的干涉或扭曲。臺灣的公共廁所越來越多,公共領域卻越來越少。

至於公共知識分子,薩伊德與波斯納兩位思想家都曾經分享見解,前者期待知識分子應該勇於說理及挑戰權威,後者呼籲知識分子積極貢獻社會,而不是死守象牙塔。臺灣的大學很多、學者更多,可惜有些學者不碰公共事務,有些學者積極討好權力當局,有些學者只會黨同伐異。臺灣的公共知識分子太少,比起逐漸消失的公共電話還要少。

選擇性的正義絕對不是正義,就像呼籲黨政軍退出媒體或是反媒體壟斷,當然不能分藍綠。如果只是針對藍營或旺中,真正目的是反藍或反中,何不直接挑明?而當年跟着民進黨上街呼喊「黨政軍退出媒體」的知識分子如今哪裡去了?民進黨今天敢將黑手伸進媒體,不就是這些政客、學者的搖旗吶喊助勢?更何況還有些學者因此躋身公廣集團的高層。「反旺中」更帶有強烈的意識形態,骨子裡就是反中,卻以反壟斷爲名,如今看到公廣集團的全面綠化、獨化,許多人才幡然醒悟,難道不是最大的諷刺?

一路走來,筆者爲了公視批藍也批綠,日前有人警告:「有家有負擔,公然批判蠻幹的政府,很替你擔心。」身爲學者,就算只能狗吠火車,依然要言所當言。狗年在即,就是要大聲地吠,期待民主臺灣的公共精神永生不死。(系列完)

(作者爲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