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後膝蓋卡卡的 原來是「膝窩囊腫」惹的禍!
▲楊祐升醫師指出貝克氏囊腫位置。(圖/衛福部臺中醫院提供)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一位陳姓婦女幾個月前不小心跌倒,膝蓋受傷,沒想到膝蓋後方在蹲下時,漸漸出現「卡卡地」感覺,過了兩個月居然發現有個小凸起,到衛福部臺中醫院就醫,經骨科楊祐升醫師診治,發現罹患「膝窩囊腫」,楊祐升醫師表示,膝窩囊腫好發於50歲以上的成年人,由於生長速度緩慢,外表不易察覺。楊祐升醫師指出,膝窩囊腫又稱爲貝克式囊腫,初期沒有明顯症狀,膝蓋動作時會有些微不適,當囊腫大於3公分時,會感覺膝蓋後方緊繃、膝關節彎曲伸展受侷限、難以蹲下、上下樓梯或走路時膝蓋會有無力感,甚至偶爾產生疼痛或脹痛感。貝克式囊腫通常位於膝蓋後方,大多因爲過度使用、膝關節損傷或退化性關節炎所造成。當膝關節發炎而分泌過多關節液,導致關節液經由後側關節囊缺損處不斷流入後膝窩內,若沒有適時治療,膝窩囊腫變得又腫又脹,延伸到小腿腓腸肌和半膜肌中間,就形成所謂的貝克氏囊腫。楊祐升醫師提醒,貝克氏囊腫需注意的是同時檢查是否有半月板或其他的疾病,並看小腿是否疼痛腫脹,初期可先保守處置觀察進展,若仍症狀持續,則需進一步治療與處置。大多數的囊腫會自行消失,若囊腫突然破裂,小腿肚出現紅腫熱痛,可用消炎止痛劑。囊腫變大變硬,初期可採非手術治療,冰敷加上物理治療,輕柔活動及肌肉鍛練,幫助減輕症狀。或用超音波輔助定位下用針筒抽取出黃色滑液,使用核磁共振檢查,可看囊腫大小、內容物及位置。不過保守治療並不能根治,容易復發。楊祐升醫師建議,當囊腫太大,壓迫周圍組織,影響膝蓋彎曲,造成痠痛,仍需考慮手術切除。在手術上使用關節鏡手術,傷口較小,減少疼痛,並且避開膝蓋後方的血管、神經,並且檢查膝蓋內部,清洗膝關節內遊離物,修補或切除部分受損半月狀軟骨,一併處理關節退化症狀,可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