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瘤卡表任地獄:諢名爲廠商造成了多少傷害?

愛玩網百萬稿費活動投稿,作者 鐵士代諾201,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作爲一種愛好者間的“通用語”,玩家們已經習慣於用那些旗幟鮮明的黑話頭銜稱呼各大遊戲廠商,其中就包括各種直戳槽點的“壞”頭銜。偶爾調侃固然無傷大雅,但是當越來越多人——其中還有壓根不玩這些遊戲的,也把這種頭銜當成一種“政治正確”的輿論武器扣到每一款新遊戲上時,大家談論遊戲的氛圍似乎就有些變味兒了。

和“爆炸”二字結緣的三星,再想要擺脫爆彈魔的頭銜絕非易事

總要有人站出來當反派。

時間,我們的老夥計育碧又漸漸活躍了起來,《榮耀戰魂》和《幽靈行動:荒野》先後投入實戰接受玩家檢閱。然後果不其然的,關於“土豆服務器”,“BUG多不多”,“縮水嚴不嚴重”等寄生在近年來育碧遊戲上的相關言論和表情包像被反芻的食物一樣又一次對遊戲討論的高地發起強力衝擊。育碧當然不是“壞”頭銜唯一的“受害者”,在他的身邊,還有“手遊大廠”SE,“卡婊”卡普空,“暗恥服裝加工廠”光榮,“八國語言學習班任天堂拿着各自的最新產品嚴陣以待(2K和動視表示“年貨”什麼的都不叫事兒),用擴音喇叭高喊着“有什麼不爽你們儘管噴!能改好算我輸!”

冤有頭債有主,在我們談論對“壞”頭銜的無責任傳播如何影響了遊戲界的輿論環境時,先回到上個存檔點,簡單說說這些“壞”頭銜的由來(注:國內廠商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

又想拿“無中言屌”說事兒是不是?

手遊大廠——從來都是事情改變人

SE前任社長和田洋一執政時期,在手遊市場憑藉《百萬亞瑟王》等爆款大賣特賣,開創了一波氪金手遊的風潮。如果當時主機,手遊兩手抓,兩手硬的話,玩家們也不會有太大怨言,然而這段時間SE在主機市場不太順利,大作《FF13》也難以重現昔日輝煌,於是選擇了陸續開始把自家祖傳IP紛紛搬上移動端的簡單模式。那時候最常用的套路就是先拿出一個“倒計時”,背景圖保證讓你一眼就知道是哪款朝思暮想的經典遊戲,然後待到頭蓋掀開,發現“褲子都脫了竟然是個手遊”,“還是手遊”,“果然是手遊”以及最終形態“絕逼是手遊”。從來都是事情改變人,沒多久玩家便習慣了,“手遊大廠”這個稱號就此成爲了SE甩不掉的鍋。

作爲一代玩家的氪金手遊初體驗,已經讓無數後來者帶入到了“談氪金體驗不談遊戲體驗”的狀態

手遊本身不是罪,但讓很多招牌IP毀於手遊玩家就要罵了

近年來手遊市場競爭越發激烈,早就沒有了前幾年躺着掙錢的紅利,SE也調轉方向,收心主機市場,除了《星海傳說5》確實雷了一點,《王國之心》的坑比有生之年還長了一點以外,剩下的《最終幻想15》,《勇者惡龍:英雄集結》,《尼爾:機械紀元》,《古墓麗影:崛起》等遊戲既有自社招牌,又有與業界優秀製作組配合的產物,加上今年怎麼看也不會輸的《勇者鬥惡龍11》,SE起碼已經恢復了當年巔峰時期八成功力。

DQ11發售同年還有《塞爾達》和《荒野大鏢客新作,到時角逐年度最佳不撕破天際纔怪呢

同樣是老牌廠商,KONAMI雖然也遁入了手遊的“陰暗面”,但是因爲它因爲小島事件已經和正義的玩家徹底撕破臉,所以也就脫離了評判標準。考慮到主機玩家對於手遊從“不屑一顧”到“階級仇恨”的厭惡等級,在出現下一家手遊大廠之前,SE“手遊大廠”一代目的位置恐怕還要繼續坐一段時間。

育碧的眼淚——萬箭穿心

育碧屬於典型的“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論製作規模和曝光度,《刺客信條:大革命》,《看門狗》和《全境封鎖》這三款熱賣遊戲備受矚目的1.0版提供瞭如今育碧被吐槽的幾乎所有原始素材。三款大作把BUG,縮水,掉線三位一體佔全了,再配合前期神乎其神的宣傳片,玩家沒法不搓火。當然也必須看到,育碧在這三個遊戲上面各多跨出了半步,加起來就是超越同時代最大限度同屏人數的可聯網開放世界——放在什麼時候這樣的標準的都是未來時,而育碧試圖把這個標準提前實現,也付出了革命的代價,成爲了這些年被黑得最慘的廠商(我承認自己也沒少起鬨,個人反省中),沒有之一。

《刺客信條》的BUG整整給玩家提供了十年笑料

《全境封鎖》儘管是育碧成功超越自己的作品,但似乎它的負面更容易被玩家銘記

時間可以讓人冷靜,如今“首日10G補丁”已經成爲各路大作的官方標配;爲了減少縮水情況,主機廠商也主動開啓了硬件暴力升級;聯網質量更是老生常談,而聯網模式本身已經用真金白銀的收益表明了無論玩家有多大怨言,也必須深入開展下去,客觀上育碧並沒有做錯,他只是一開始沒有準備好。

《榮耀戰魂》無論廠商宣傳還是玩家期待度都客觀了很多,也就減少了不必要的口碑摩擦

暗恥脫褲魔——有一天他們要是不賣衣服了我怕我會不習慣

筆者常去的一家漫畫書店隔壁寫字樓門口有一塊招牌,方方正正的大銅板刻寫着“光榮特庫摩”字樣,一看就是正經做生意的,和“暗恥脫褲魔”沒有半毛錢關係。

爲啥叫脫褲魔?應該不用細說了

DLC價格超本體是很多日系廠商不成文的規矩,出別隻在於能超出幾倍。除了“暗恥脫褲魔”以外,“卡婊”(最開始這個頭銜是因爲諷刺《生化危機4》的全宇宙平臺共享),“財團B”也都是該領域的高手中的高手,而他們賣的東西看上去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但又讓人慾罷不能,那就是服裝。記得以前歐美的遊戲製作人曾經嘲諷日本的遊戲從頭到尾都讓主人公穿着同一件衣服,不知道這位製作人面對如今各大日系“服裝廠”的逆襲作何感想?除了這幾家“名門正派”,日系廠商中還專門有一派被玩家稱作“萌豚社”的神秘勢力,他們的遊戲製作技術相對落後,可玩性也見仁見智,但是卻因爲市場定位準確而擁有數量可觀的忠實擁躉。

全身上下就一個字:買

愛與美的節操賦予這些日本廠商的“壞”頭銜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源於遊戲,但又高於遊戲,你很難說清角色換一件衣服之後對於遊戲體驗的提升究竟有多大(在某些人眼裡那就是質變)?筆者最近沉迷《仁王》,一邊感嘆只要用心,所有廠商都能做出好遊戲,一邊還習慣性每天去PSN商店看看,盼望着怎麼還沒有女性角色的DLC賣呢?

講真,這種遊戲突出四個字——“非誠勿擾”,外人想黑也黑不動

八國語言學習班——全世界都在學中國

這是當年S.H.E《中國話》當中的一句歌詞,這首歌和其他那些流行度很高的歌一樣,不是一般的難聽(好在M.V裡起碼能看到三個美少女演出)。對於我們來說遊戲裡是否說中國話倒是無所謂,但是對文字漢化的要求如今已經上升到了關乎該遊戲評價高度,漢化與否有着質的不同。

中國玩家向來不暈車,因此NS時代需要任天堂在漢化方面加快提速

NS發售日越發臨近,任天堂手遊也開始穩定輸出,玩家們對於任天堂習慣性“無中文”的常態越發憤怒。

原本“滿屏遊戲性”的排名是高於“八國語言”的,但是因爲NS還“過得去”的機能以及看上去確實讓人想買上一臺的衝動,“無中言屌”重新佔據了“非任飯最難以忍受的任天堂特性排行榜”第一位。客觀來說任天堂不是沒有中文遊戲,無論神遊主機,《精靈寶可夢:日/月》中文版,還是最近大快人心的《火焰紋章:迴響》中文版,都體現出了官方正在做出更多改變的努力。然而玩家不是隻玩任天堂一家廠商的遊戲,當別的廠商,平臺,遊戲全都上趕着推出中文版的時代,任天堂還要靠着“給你個驚喜,你猜猜是什麼?”或者“請願”才能滿足一部分漢化需求,從玩家的角度來看,卡在人爲造成的語言問題上“有錢都花不出去”確實很不爽。

任天堂對於很多玩家愛來說就像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回憶遠多於當下

辣雞——“壞”頭銜帶來的傲慢與偏見

帶着傲慢與偏見,玩家對使用“壞”頭銜的熱衷已經越來越成爲一種政治正確的流行語。並非每個遊戲廠商上輩子都是天使,但也絕不至於被過度黑化,“壞頭銜”帶給一部分玩家的口腔快感和諷刺樂趣無形之中傷害了那些依然熱愛遊戲的玩家們,間接助長了噴子文化的壯大,和傲慢相比,偏見更不可取。

遊戲廠商各種“壞”頭銜的由來成爲了日後他們之所以被黑的“污點證據”,讓路見不平,不吐不快的玩家們批評了一百遍,一百遍。但是並不表示他們真的每一次都做錯了(更不用說還有立場不同帶來的侷限性),一些玩家也更沒有必要抓着這些頭銜不放來證明自己的高風亮節,卓爾不羣,尤其是其中不少玩家是在自己並沒有玩過遊戲的情況下跟風吐槽,爲黑而黑,總有把新作討論變成批鬥大會的架勢。

不就是沒有妹子嗎?至於黑成這樣?(笑)

總感覺這類BUG是故意的有木有…

“壞”頭銜簡單易用,在各自誕生的具體案例上也有着一針見血的高度概括性,比如《看門狗》之所以被叫做“縮水狗”,確實是因爲宣傳片效果太過華麗,而實際的遊戲表現沒有達到當初官方的承諾。就算玩家沒有玩過,只要看看相關報道,說上一句“這遊戲縮水嚴重,全是BUG”便可以吹吹槍口的煙,權當命中目標。尤其是在遊戲直播大面積普及的當下,玩家們獲取遊戲評價的渠道越來越多,信息更新越來越快,同時一些主播們爲了強化自己的直播內容,需要人爲創造出對遊戲的“吐槽點”,有什麼比瞄準一款備受矚目的新遊戲更合適的呢?

網絡上的評論環境向來是天上一腳,地上一腳,熱門遊戲在第一時間不僅會被拿到的玩家品味,還要接受輿論的洗禮,這也是最爲熱鬧的時間段,尤其對於一些之前有過“前科”的廠商更是如此,一些人會迫不及待(天曉得他們着什麼急?)早早就準備好彈藥瘋狂掃射,這些人既不在乎遊戲本身的質量,自己也可能壓根就不準備去玩,站在討論的隊伍裡,按照之前“壞”頭銜最初的套路,選上幾個最新出現的說辭,然後就無所不用其極劈頭蓋臉冷嘲熱諷。這時候玩遊戲的玩家呢?要麼人家自己玩得正開心懶得搭理,要麼就是剛想反駁就又被翻舊賬,之後兩邊開戰,互相問候家屬。從去年的《最終幻想15》開始,到今年的《生化危機7》、《仁王》,說實話已經有些日子沒見到日本廠商這麼活躍了,然而“視頻通關黨”,“精神體驗派”,“試玩版概念推論主義者”依然不放過任何一個表達自己的機會,寧可錯殺一千,絕不放過一個。大家平時在網絡上經常見到這些人的身影,然而對於我來說,見到的都是實實在在的本人。經營遊戲店的我在店裡面當然有專門區域擺放售賣PS4遊戲,而以下對話已成日常:

一對“機”友進店看遊戲。

A君:“你說我買個《最終幻想15》玩怎麼樣?”

B君:“手遊大廠的基佬殺馬特15,你饒了我吧,你要是玩這個我以後就不和你出來了。”

A君:“那《生化7》怎麼樣?”

B君:“我看視頻了,巨沒勁,始終就在一個小屋子裡面瞎逼轉,卡婊真會騙錢。”

A君:“這樣啊,那《仁王》呢,據說這個評價特別高。”

B君:“評價高有什麼用?就是一個山寨版《黑魂》,就你那個水平還是算了吧。再說這遊戲炒的價格可高了,等以後STEAM打折再買,說不定還能送服裝DLC什麼的。”

通常情況下,作爲“審判長”的B君後面還會有一句總結性發言,但是在這裡講出來的話打擊面積太大,恐造成不良影響,我就不敘述了。

一個壞頭銜一旦傳開,就是典型的一黑頂十粉

“壞”頭銜的生產與傳播基於兩個不容動遙的原則,一個是事出有因,無論有多麼牽強,多麼主觀或者缺乏時效性,這些“壞”頭銜並沒有完全說錯,尤其對於久經考驗的國內任飯來說,“滿屏遊戲性”尚可因人而異,但是“無中言屌”每每讓人如鯁在喉,包括筆者有時向身邊朋友推薦任天堂遊戲或主機時,也常常要以“看不懂也不影響你玩”和“主要的幾個指令都是漢字,我也不懂日文但是照樣玩得很開心”爲由連哄帶騙;第二,就是在討論遊戲時言論自由的絕對正義,沒玩過當然不表示就不能評論,很多玩家還會舉出去年《無人深空》,《安布雷拉軍團》等遊戲的例子表示大把沒有玩過這兩個遊戲的玩家不是也跟着嘲諷嗎?你能說大家說的不對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樣的遊戲,在第一時間是絕大多數購買者紛紛站出來表示“被坑了”,而且遊戲本身也確實處於無藥可救的程度,“壞”頭銜只是在傷口上撒鹽,有沒有這一把鹽,都是註定要截肢的。而一些評論存在矛盾爭議的遊戲,圍觀者卻往往選擇站在嘲諷的一邊跟着“踩”幾腳,這大概是因爲讚美需要親身體驗才能發自內心,需要有理有據,而嘲諷顯然並不總是需要這樣麻煩,跟在嘲諷的隊伍後面喊“666”就可以了。任何玩家都有權利對任何一款遊戲以任何理由進行任意評論,但是遇到爭議話題的時候,還是建議各位自己親自嘗試之後再拔刀,砍(侃)得也會更痛快,更理直氣壯。

結語:

一句“辣雞”既包含着不理解造成的傲慢與偏見,同時也是我們這個溝通渠道有限的社會裡屬於玩家語境之下的一種獲得口腔快感的發泄方式。最後想說的是,“如今是發言者滿天飛,每天都有人出言恐嚇的奇怪年代,你要是照單全信的話很容易自殺。我們可以保持冷靜,稍微想一想發言者的真正身份是先知還是推銷員——你會發現推銷員的比例壓倒性的高。”

歡迎參加——愛玩網百萬稿費徵稿活動:當金牌作者,開本站專欄,領豐厚稿費,得專屬周邊!

遊戲專欄投稿信箱:otaku@vip.163.com

歡迎關注愛玩APP【精選】板塊,更多精彩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