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輸誠 一場沒有籌碼的梭哈

總統府(圖/多維TW提供)

近期美國高級官員接連訪臺,蔡政府內宣不斷,臺美關係升溫逐漸成爲顯學,美國政府對北京的制裁一波接一波,雙方貿易戰、科技戰,打到在南海等大陸周邊海域的軍事對抗,對北京敢批敢言的同時,也對臺灣釋出各種友善訊號,樹立起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抗中挺臺」的大將形象,讓一向自詡堅持民主、自由等普世價值的臺灣民衆,罕見地一國際潮流,力挺川普。蔡政府則打鐵趁熱,在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Alex Azar)訪臺行結束後,宣佈放寬瘦肉精美豬、美牛進口;儘管原本說好的「臺美經濟對話」,在美國國務院次卿柯拉克(Keith Krach)訪臺行程公佈後「隱而不顯」,民衆依舊對臺美前景充滿想像。

川普怎能不愛臺灣

臺灣對美外交工作頻頻傳來捷報,衛生部長、國務次卿接連訪臺,讓民衆普遍有「臺美關係」更上層樓之感,對川普政府的好感度也因此更上一層。根據臺灣民意基金會於8月底公佈的民調顯示,48%的民衆樂見川普連任,比不樂見的40%多出8個百分點,尤其民進黨、時代力量、基進黨等泛綠支持者,更有七成以上樂見川普連任,此外,一般認爲川普在美國的支持者,大多爲學歷較低、較爲貧窮的中老年白人男性,在臺灣卻截然相反,35歲以下樂見川普連任的民衆突破五成,大學以上的教育程度者,樂見川普連任者也佔多數。

臺灣民衆樂見川普對北京的強硬姿態,也相信川普的對臺政策,有助提升臺灣的國際地位。但國際社會對川普的看法卻與臺灣有些出入,美國調查機構皮尤研究中心9月15日公佈最新調查結果,川普在美、中、俄、德、法、英六國領導人的信心指數僅16%墊底蓋洛普於7月公佈的全球領導力調查結果,川普政府僅獲得33%認可度,在歐洲慘跌,61%的民衆對川普政府失望,澳洲民衆也對美國領導能力高度懷疑,67%的受訪者對其不認同。

多數國家的民衆依然認同,美國還是「世界第一強國」,但要像臺灣民衆如此「鍾愛」川普,恐怕少見,尤其在以倡議平等、自由、少數族羣等「普世價值」的地區,更是難以想像,因爲川普顯然對這些議題不感興趣。臺灣也曾高聲倡議過「普世價值」,也曾對川普的言行感到不以爲然,但對現在的臺灣人來說,「誰願意幫助臺灣」,且「有能力幫助臺灣」,撐出臺灣的國際地位,纔是比普世價值更爲重要的問題。在向來依實力說話的國際賽場上,美國無疑是世界諸國中的首選,儘管川普政府可能並不符合普世價值的樣板,但依然能因此受到臺灣人的熱烈支持。

在諸多國際民調上受挫,屢遭批評的川普,臺灣民衆對川普的滿意程度,讓他在寒冬中還能獲得太平洋彼岸的一絲溫暖,他又「怎能不愛臺灣」?

臺灣民間的這股親美挺川氛圍,蔡政府自然也「風行草偃」,阿札爾訪臺行程結束後,總統府馬上宣佈放寬瘦肉精美豬、美牛的決定,期盼在「臺美友好」氛圍下,換來雙方實質貿易協定,美國方面也馬上在8月31日透過國務院亞太助卿史達偉(David Stilwell)宣佈,投以「臺美經濟商業對話」,並拉高層級由國務院次卿柯拉克親自主持。在臺美經貿合作大門的號角被吹響時,主管貿易談判的美國貿易代表署卻給了另一種答案

緊抱美國大腿的小弟

美國目前對中鷹派崛起,基於地緣政治原因,確實有意拉攏包括印度、日本、南韓、臺灣,甚至是東南亞國家等「印太夥伴」,以重組陣營、對中國大陸進行圍堵。對臺灣而言,現在不失爲與美國展開商業談判的時機,尤其阻礙臺美經貿更進一步深化、牽涉複雜的瘦肉精美豬議題,或許更能跳脫「敲門磚」的角色,成爲檯面上的談判籌碼,以利臺灣爭取更多實惠。

但臺美友好歸友好,以商業立國的美國,在貿易上卻仍謹守「在商言商」的態度,尤其臺灣在中美兩強間的對外政策已明顯失衡時,究竟是美國需要臺灣這名盟友的支持,抑或是臺灣除了美國之外已「一無所有」?是美國需要拉攏臺灣,還是臺灣需要美國力挺?從美國貿易代表署終究要臺灣先吞下美豬這劑藥方,纔可能進行後續經濟對話的結果看來,答案明顯是後者。

柯拉克的訪臺行,美方原先預期在來臺前幾天公佈相關訊息,連過幾天卻無消無息,硬是拖到最後一刻才宣佈,且行程更不見先前宣傳已久的「臺美經濟商業對話」。有消息傳出,是臺灣宣傳太過高調,引來美方不滿,後又傳出是美國貿易代表署對美豬問題能否順利解決仍有疑慮,因此主張臺美經濟對話步調放緩。不論傳言如何紛擾,臺灣官方始終未能對真實原因做出解釋,僅強調無論是日期、成員或其他規劃來看,「非常明顯是以參加李前總統追思禮拜爲主要目的」,對於之前臺美關係實質進展的大肆宣傳,不知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美方不管基於何種理由,將臺美經濟對話「隱而不顯」,結果都像是美方對臺灣擺臉色,臺灣卻只能「唾面自乾」,這不僅顯示了臺灣在中美之間的佈局失衡,也凸顯了傾斜政策無法換來對等關係,美國終究是老大,臺灣也還是小弟,老大要做什麼,小弟不能不跟,臺灣對於美國的作爲,缺乏相對應的籌碼。

臺灣對美政策,既缺乏籌碼又一廂情願,以爲開放了瘦肉精美豬、美牛的進口門檻,能換得臺美之間的貿易協定,或是更進一步的實質互惠。先不論此種策略能否成真,就算美方真的「良心發現」,願意打開臺美經濟合作的大門,用自由貿易協定(FTA)回報臺灣的一片真心,而協定會不會又變成「美方予取予求,臺灣難以招架」的情況?這必定是臺灣在缺少中國大陸這塊籌碼爲平衡的情況中,以「政治掛帥」考量下走向與美國經濟深化道路上,不得不思考的難題。

另一方面,從蔡英文目前對瘦肉精美豬放寬進口的處理方式,明顯下定了踩緊油門的決心,以修改行政命令的方式讓美豬強行通關,而不給民間足夠的討論機會,標榜民主進步的民進黨,竟將民意視爲洪水猛獸,除了違背自己的立黨精神外,沒有強大的民意作爲後盾,也將不利臺灣在與美國的談判上,爭得更有利的協議。回顧過去馬政府與中國大陸談判《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過程,以及南韓政府於2007年被美國施壓全牛進口的狀況,仍能透過強大的民意,將最終結果導向對自己有利的情況,蔡政府一廂情願的親美、讓美,到最後是否會被幻想所反噬,落得兩頭空的境地,猶未可知。

《多維TW》月刊05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