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TW/躲不掉又難啓齒 藍綠眼前的「中國難題」
● 文/多維TW
總統大選在驚濤駭浪中落幕,沒有人能否認,對岸這次扮演了沒有出現在選舉公報上的候選人角色。如果說,「反中牌」是蔡英文最後大勝的關鍵要素,那麼「我們與中國的距離」,顯然就是臺灣選民在這次大選中最爲在意的事情,從而壓倒了其他的考量。
然而,中國大陸從來沒有在臺灣大選中缺席,差別只在於檯面上的候選人與臺灣社會在當時以什麼眼光看待它。若把2020年大選與2016年相比,不過四年時間,藍綠候選人的兩岸論述在味道上就大爲不同。
太陽花陰影 兩岸善意仍在
先想想2016年的社會氛圍如何?那時的臺灣,纔剛經歷過以反服貿爲訴求的太陽花運動,輿論普遍對於中國大陸存在着不信任和質疑。如何在民衆訴求與兩岸互動之間取得平衡,是藍綠當時共同面對的課題。
與此同時,社會對於中國大陸「以經逼統」的擔憂,也直接轉嫁到被視爲扮演中介者角色的國民黨身上,致使國民黨在2016年選戰中打得格外艱辛。儘管如此,代表國民黨出征的朱立倫,其兩岸政策仍然強調堅持「九二共識」,甚至主張從馬英九時期的「和平發展」進一步走向「合作雙贏」,也帶着自信提出「不怕紅色供應鏈」、「不必逢中必反」。
而當時打順風選戰的蔡英文,也沒有選擇迎合民粹情緒去放大對中國大陸的敵意,反而試圖說服選民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例如她在2015年5月訪美期間,即表明「在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下持續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發展」、「珍惜並維護20多年兩岸協商和交流互動所累積的成果」。
此後更是主打「維持現狀」牌,主張「相互諒解、求同存異」,建立「具有一致性、可預測性、可持續的兩岸關係」,也保證處理兩岸關係「會積極溝通,不挑釁,也不會有意外」。
另外一位候選人宋楚瑜,則是滿懷憂慮地指出由於臺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遭遇很大困難,「兩岸沒有對撞的本錢」,臺灣應該「善用兩岸政治槓桿往前衝」,其他問題「不要鑽牛角尖」。
也就是說,2016年三組候選人無論對於兩岸定位認知有所差異,但並未完全推翻馬英九執政八年以來所打造出的兩岸交流與互動格局,基本上都對於未來兩岸關係抱持着友善開放且正面樂觀的態度。
亡國感恐懼 藍綠態度丕變
經過了四年,在「習五點」與香港反修例運動的催化下,兩岸議題再度成爲總統大選的攻防主軸,但論述的氣氛與四年前大相逕庭。
當2019年蔡英文主張透過「民主防護網」來應對習近平的「兩制臺灣方案」後,搖身一變成爲「抗中保臺」的「辣臺妹」。只要藉着「亡國感」的情緒,將國民黨與一國兩制畫上等號,幾乎把「中國」視爲零和敵人,「反中牌」便是一張必然且必勝的王牌。
在三場政見發表會和一場辯論會上,蔡英文的「中國攻勢」是一以貫之的,特別體現她不斷重申的「四個認知」:破壞臺海現狀的是中國不是臺灣、中國利用九二共識在掏空中華民國、不能以主權交換短期的經濟利益、警覺中國正在全面滲透分化臺灣社會。
這些強勢的說法,不只爲《反滲透法》灌注了正當性,也爲其正在建構的「中華民國臺灣」認同,增添了理論基礎。從蔡英文在1月11日勝選當晚國際記者會的致詞內容中不難看出,她深信這條抗中路線贏得了817萬臺灣選民的認可。
再看國民黨的候選人韓國瑜。老實說,兩岸論述過去一直是國民黨的強項,很輕易就能說服選民,他們有能力處理好兩岸關係。這次選戰中,看得出來韓國瑜很想重振當年「九二共識」的榮景,卻沒有在論述上與時俱進,反而只爲了反駁對手的質疑與攻擊,而讓自己陷入進退維谷的窘境。
例如在國防議題的交鋒,未釐清臺灣在兩岸與區域格局的處境,韓國瑜直接訴求「能避戰纔是最高明的中華民國總統」。在他上《博恩夜夜秀》節目後,另一個發燒的話題是,韓國瑜敢不敢直面臺灣「敵人」是誰這個敏感問題。選前他接受親綠媒體專訪,在主持人逼問下,他給出的答案是:「70年來假想敵就是解放軍,對臺灣威脅最大是中共。」他最後也表態:如果兩岸走到主權與經濟的死角,「會以主權爲優先」。
韓國瑜從選高雄市長時就自稱爲「九二共識」堅定支持者,而國民黨人在替其政策辯護時,則會把「一中各表」推上前線。但極爲明顯的,相較於馬時代進取型的論述,九二共識到了韓國瑜時代,成了防守型的消極論述,在這條「馬英九防線」面前不斷退縮,甚至有評論認爲國民黨的表現根本就是「逢中不談」。
而五度參選的宋楚瑜更不用說了,他提出了兩岸交往「底線說」:堅持不放棄民主價值,同時強調自己沒跟大陸要過一分錢,兒子也只爲了掃墓和看奧運去過大陸兩次。藉此自清與中國大陸的關係,試圖淡化身上的紅標籤。
總的來看,2020年大選所有的候選人,或強或弱都表現出與四年前在兩岸論述上的轉變。不管是強硬的態度,或是自辯自清的立場,在某種程度上都迎合了瀰漫於社會的「亡國感」,收起過往的友好善意,要與中國大陸保持一定的距離。看起來彼此交鋒,其實更像是在趨同。
藍綠同失語 北京壓力進逼
如此的變化,一方面當然是西方世界「疑中」情緒擴散下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有分析認爲,由於臺灣社會對中國大陸敵對心態上升,因此使得「中國」成爲各方候選人的票房毒藥。
這類想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卻只描述了表象,忽略了更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無論是勝選的蔡英文,或是落敗的韓國瑜,他們的兩岸論述都停留在抵抗中國或者是迴避中國,而沒有提出臺灣該怎麼面對中國大陸。背後的原因在於,兩岸長年的隔絕,臺灣長時間依附在美國提供的戰略安全保障之下,很難走出傳統論述與冷戰思維。
因此,一旦身處其旁的中國大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崛起之後帶來相應的政治與經濟影響力擴張,臺灣的世界觀若跟不上客觀變化的腳步,自然就會在論述上失語。除了更加抗拒大陸、更加靠向美國之外,在藍綠面前形成了共同的「中國難題」,雙方都停留在扭打階段,提不出有效的應對之道。
隨着中國崛起而來的中美博弈格局,不只對兩岸、東亞帶來變化,對於整個世界都造成了衝擊,大家都在摸索該如何面對新的秩序。事實上,臺灣的政治人物不可能沒察覺到這項鉅變,只是爲了眼前的選舉利益,明知繞不過去又難以啓齒。換個角度來看,藍綠各自的「亡國感」,反而證明了中國大陸帶來的壓力越來越逼近,並不會因爲任何人上臺就會煙消雲散。
藍綠「形攻實守」的兩岸論述,反映的是一種無能爲力的模糊化處理,或許有助於各自刺激選票。但只要兩岸攤牌的壓力擺在那裡,這個「中國難題」不只是藍綠政治人物要面對,臺灣民衆也很難永遠閃躲下去。
熱門文章》
►【口罩之亂】一天四片口罩 這些人急需被重視
► 連拚30小時 陳時中爲了防疫有多努力?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