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養老金引發熱議!

這兩天,關於房屋養老金的事在網上引發了熱議。

很重要原因可能是有人把房屋養老金解讀爲房地產稅的變相版本。而今天住建部建築雜誌社發佈評論文章稱,房屋養老金不是房地產稅。爲此事闢謠了。

而此前網上也流傳了“房屋養老金的收費標準”的傳言,隨後被上海闢謠平臺闢謠。該平臺覈查發現,傳言所涉房屋養老金的收費標準的具體數字,在2011年外省市發佈的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操作細則(試行)裡就已出現,並非房屋養老金的收費細則。

在8月23日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發佈會上,住建部表示:

房屋養老金制度裡的個人賬戶,通過繳納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已經建立起來了。試點的重點是政府把公共賬戶建立起來。

同時,在相關政策解讀中明確,公共賬戶的款項來自於公共資金,按照“不增加個人負擔,不減損個人權益”的原則,由地方政府探索資金籌集渠道,不會加重業主負擔。

從這裡其實可以看得出來,這個房屋養老金應該是不會向業主個人收錢的,只是把要這個公共賬戶的公共資金利用起來。

這個話題之所以引發了熱議。與8月23日住建部副部長董建國在發佈會上的以下發言內容有關:

研究建立房屋體檢、房屋養老金、房屋保險這三項制度今年將在上海等22個城市試點。

根據住建部建築雜誌社發佈評論文章稱,房屋養老金制度早在2022年開始就被官方多次提及要研究建立。但爲何在當前一下子就引發了市場的熱議?

這應該與當前的萎靡不振的房地產市場有些關係,很多業主已經被跌跌不休的房價傷透了心。如果房屋養老金又要讓存量房屋業主交錢的,確實很容易觸發大家敏感的心,加上一些媒體的亂解讀,更是加重了大家的焦慮。

尤其是把房屋養老金解讀爲變相的房地產稅,真是有點無稽之談,缺乏基本的認知。我在早上發佈的《樓市惹熱議!》一文中做了比較詳細的解讀,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過去看看。總之,我認爲房屋養老金與房地產稅完全不是一碼子的事情,兩者不可同等而語。

當樓市進入存量時代之後,房屋“養老”將是我們必須面臨的問題。

房子是建築物,時間久了,自然也會老化、折舊、損壞,這些問題出現了,爲了保證住房的安全性,就得對房屋進行“體檢”、維護與維修。尤其在當前高層住宅和超高層住宅比較多的情況下,這類問題在未來會更加多。

房屋老化等問題必然將會不斷涌現,維護、維修成本也必然會攀升。尤其是高層、超高層的電梯養護、維修及更換的成本在不久的將來將是一項非常高昂的支出。

建立房屋體檢、房屋養老金、房屋保險這三項制度應該就是在探索如何解決未來將要面臨的這些問題,做到未雨綢繆。

關注地產觀點,並設爲“星標”,不錯過樓市的重要信息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