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資本計提新制 銀行業纔不是那樣解讀
銀行機構的「風險資本計提計算方式」將有新版上路,主要規範銀行的不動產授信融資,多數市場說法是銀行機構可以因新制而有更多的放款承作空間,中華信評今(5)日表示,這個新制的目的,不是爲了放款成長,而是「提高不動產授信的風險定價」!
新的風險資本計提計算方式,將會依據貸款成數(LTV)進行區分。若貸款成數低於80%,則依據新制計算的風險資本計提水準便會低於現行規定;若貸款成數超過80%,依新制計算的風險資本計提水準就會高於現行規定。國內銀行房貸的平均未償還LTV比率通常低於80%。
根據金管會最近的預估,風險資本計提新制將使銀行的法定資本適足率提高88到107個基本點。
中華信評爲標準普爾全球評級臺灣子公司。中華信評分析師周怡華表示,中華信評採用全球一致性的「風險調整後資本模型」,在該模型中,除將經濟風險列入考量外,每種風險類別亦會套用不同的風險資本計提,來計算風險調整後資本比,由中華信評授予評等之銀行的平均風險調整後資本比爲11.2%。這些銀行通常都有較其評等等級最低門檻高100至200 個基本點的緩衝空間。
「因此,提高後的法定資本適足率,並不會使銀行業整體資本水準有所提升」,周怡華指出,銀行機構應不會因此次的風險資本計提法規鬆綁,而追求不動產相關授信業務的大幅成長。自2019年起,所有國內銀行均已達到法定最低資本要求。截至2020年9月,銀行的平均資本適足率較法定最低資本要求高出300個基本點。
周怡華亦表示:「中華信評預期,在風險資本計提新制上路後,國內銀行將維持審慎的態度,並在不動產相關授信方面更具選擇性。」 而且,更何況政府近來針對特定類別的不動產與建築融資採取較爲嚴格的授信措施,可能會抑制銀行過度積極地追求在不動產授信業務方面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