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貿講堂—醫療生技篇 兩岸醫療合作、困難重重

專訪立法委員劉建國、蘇清泉廖國棟 採訪/金麗萍秦振家 文/秦振家 照片/秦振家、立法委員國會辦公室

服貿協議之於醫療生技業,簽署的意義是否高於實質合作內涵?這樣的疑問,也充滿在四月九日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的質詢現場。

當天,立委蔡錦隆及劉建國相繼向衛環部官員提出,「海峽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簽署效力有限。另蘇清泉、廖國棟在本刊專訪時則表示,在服貿協議的基礎上,兩岸醫療合作尚需克服許多困難。重量不重質 協議效力大打折扣立委劉建國質疑,政府在與中國簽署兩岸服貿協議的談判過程中,所持的態度可議。首先,應捫心自問:我們對於談判對象夠了解嗎?事實上,情況恰巧相反;大陸改革開放後,大量的臺商已落腳對岸,中國藉由管理之便,早已掌握臺灣產業內涵,包括技術、市場等…。

所以,嚴格說來,就資訊掌握情況來看,這是一個不對等的談判關係;況且,中國仍存在濃厚的人治色彩,政策的不穩定性頗高。面對如此的談判對象,政府怎能以如此馬虎的態度簽訂協議?劉建國進一步表示,分析整個服貿簽署內容,充滿着重量不重質的影子。他還點出,我們應該來算算,在兩岸簽署的協定和備忘錄中,出現多少類似「另行商定」的字眼?(注:按理財週刊編輯查證相關資料顯示:在二十九項相關協議中,出現二十一項類似「另行商定」字眼。)

三年多前兩岸簽訂「海峽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但迄今仍無臺廠新藥學名藥得以在中國大陸上市,由此看來,簽訂ECFA無助於臺灣生技業者在中國施展身手,簽約的意義何在?來臺做慈善?中國商人興趣缺缺蘇清泉和廖國棟同時認爲,臺灣市場對中國醫療機構不具吸引力。蘇清泉說明,依目前服貿協議內容,陸資僅能以非營利組織型態來臺設立醫療機構,即便獲利,也無法匯回中國,賺的錢只能留在臺灣,形同是慈善事業。對這樣的合作型態,中國的醫療事業興趣不高。蘇清泉也以資源回收爲例,印證受限於市場規模太小、相關規範嚴格,中國來臺投資步履蹣跚。他表示,以小型資源回收業而言,自ECFA簽署三年半以來,大陸只有三家業者申請來臺設廠,而資金到位者只有兩家,總投資金額爲二十七萬美元,約新臺幣八百萬元。那麼,對岸的龐大市場,對臺灣醫療生技產業毫無意義?倒也不盡然。

蘇清泉指出,老人長期照護商機,是臺灣醫療產業切入中國的利基點。蘇清泉說明,中國大陸的老年人口,到了2025年將達三億人,而目前的安養機構嚴重不足,具有高度市場需求;而相對於大陸,臺灣較早投入發展安養機構及中小型診所,具有發展優勢。服貿商機在長照廖國棟也認同臺灣長照事業在中國的發展機會。除此而外,廖國棟認爲,一旦通過服貿協議,對臺灣醫療機構而言,頂級專科醫院是一重要機會;目前,在兩岸間,已有成功模式;北京的寶島醫院即是與臺灣合資設立的高級婦產科醫院,也是臺灣醫療機構在大陸少數獲利的醫院。同樣是醫師出身的廖國棟另表示,臺灣智慧醫療領先中國許多,在建立完善智慧財產權保護下,可考慮以整廠輸出方式進入中國。只是,廖國棟提醒,服貿過後,貨貿協議也要加快腳步,好讓生技醫材產業也能加速至大陸拓展商機。(文未完)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週刊》712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掌握理財力 投資更順利!更多精采課程www.moneyedu.org.tw或FaceBook搜尋「臺股火龍王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