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資產爲何成了“香餑餑”
中央結算公司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末,境外機構在銀行間債市的債券託管面額爲27663.36億元,較10月末增長836.6億元,是境外機構投資者連續第24個月增持中國債券。
境外機構買賣中國債券成交活躍,持債量持續增長,表明我國債券市場國際吸引力不斷增強。得益於高利差、中國國債納入國際指數以及一系列債市對外開放舉措,外資加碼中國債券的熱情持續高漲,反映了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經濟長期健康發展、金融持續擴大開放的信心。
中國債券成爲“香餑餑”,源於較高的收益利率。在全球市場經濟動能減弱疊加負利率環境下,具備較高收益和穩健屬性的中國債券“這邊風景獨好”,外資進場明顯提速。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國家深陷負利率泥沼,以歐洲國家爲代表的全球負利率國債規模超過2016年,佔全球國債的比重接近四分之一。另一方面,全球低利率環境下,全球投資者尋求投資回報的難度倍增,而相比海外債券市場,中國債券回報率相對較高,債券違約風險較低,投資價值凸顯,使得外資加碼中國債券更加順理成章。
國際指數編制公司MSCI日前發表題爲《中國國債:高收益、低風險》的研究報告指出,與發達市場的國債相比,中國國債可爲全球投資者提供更高的收益率及多元化的投資組合。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刊文指出,在其他大型經濟體實行零利率或負利率之際,中國沒有通過降低利率來應對疫情造成的經濟影響,而是選擇更多財政支持手段並保持相對較高的利率,這增加了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
中國債券成爲“香餑餑”,源於良好的發展前景。在新一輪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中,各國經濟社會發展聯繫日益密切,同時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擡頭,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體制受到衝擊。在經濟全球化遭遇波折的情況下,中國經濟表現出了強大的韌性與深厚的潛力――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由負轉正,特別是第三季度經濟增速加快,同比增長4.9%。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近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期,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增速預期隨之普遍上調。
與此同時,新冠疫情仍然在全球肆虐,中國作爲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作用和地位越來越突出,“強勁”“韌性”“信心”是國際人士評價當前中國經濟的關鍵詞。在全球經濟復甦乏力的背景下,展現出巨大韌性並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中國經濟基本面表現良好,加之中國疫情防控有效,國際收支狀況持續改善,推動了人民幣升值預期,提高了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
中國債券成爲“香餑餑”,源於持續的擴大開放。近年來,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持續擴大,從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的程度逐步加深。發佈金融業對外開放11條,進一步便利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放開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外國銀行分行加入地方政府債券承銷團的資格限制,按程序吸收外資銀行加入承銷團……隨着中國金融對外開放格局日漸完善,中國債券市場已成爲全球資本配置的重要場所。
特別是在全球負利率債券規模不斷刷新紀錄的情況下,中國債券市場不斷擴大開放、暢通外資進入渠道,爲境外機構入市創造更加便利條件,獲得了衆多國際投資者的青睞。隨着我國金融開放不斷推進,中國債券市場逐漸得到國際市場投資者的認可,全球三大債券指數提供商都已經或計劃將中國債券納入相關指數,也推動境外機構投資者加倉人民幣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