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出走,浙商基金的“大佬光環”能否挽回頹勢?
近日,浙商基金髮布公告稱,副總經理王瑞華因個人原因辭職離任,離任日期爲2024年6月27日。
而王瑞華的去向已確定,下一站將出任華富基金副總經理。
公開資料顯示,王瑞華出生於1976年,南開大學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歷任上海凱石財富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日發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長盛基金華東區域總經理。
2019年,王瑞華加入浙商基金並擔任副總經理一職。從離任日期來看,王瑞華在浙商基金的任職時長爲5年。
浙商基金成立於2010年9月28日,總部位於杭州,並於同年10月開始正式運營,目前股東持股比例爲:民生人壽保險50%、浙商證券25%、養生堂25%。
值得一提的是,民生人壽保險的實控人爲"萬向系"掌門魯偉鼎,養生堂的實控人爲中國首富鍾晱晱,也就是說,浙商基金成立之初便自帶大佬光環,且浙商氣質濃厚。
然而,即使有衆多浙商大佬加持,浙商基金的業績和整體經營水平依然堪憂。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公司的管理規模僅爲491.38億元,其中超過60%是固收類產品,權益類產品除了面臨清盤的危險,業績也不容樂觀。
從新發產品來看,2023年全年,浙商基金僅發行成功了一隻債基浙商興盈6個月定開和一隻指數型基金浙商中證1000指數增強。
值此關鍵時刻,王瑞華的"出走",更爲浙商基金的未來蒙上一層不確定性。
來自浙商大佬的加持
天眼查app顯示,浙商基金成立於2010年9月,註冊資本3億元,最初由浙商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養生堂有限公司、通聯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浙大網新集團有限公司各斥資25%共同發起設立。
2020年1月,浙大網新集團、聯通資本將持有的浙商基金全部股權合計50%,轉讓給民生人壽保險,後者爲萬向集團控股企業,實控人爲魯偉鼎。此次股權變更,標誌着浙商基金正式成爲"萬向系"的一員。
除此之外,通聯資本也是萬向集團旗下的企業。2015年4月,浙商基金的法定代表人從高瑋變更爲肖風。肖風是博時基金最初的籌建人之一,2011年從博時基金離職加入萬向控股集團。
2021年8月,浙商基金原總經理聶挺進辭職後,來自於"萬向系"的王波出任浙商基金總經理。公開資料顯示,王波有着豐富的金融從業經歷,先後任職過萬向租賃總經理,萬向信託副總裁兼風險管理部總經理,廣發銀行風險管理部總經理等職務。
浙商基金背後另一位浙商大佬則是鼎鼎大名的鐘晱晱。
2010年,由鍾晱晱控股的養生堂有限公司是浙商基金最初的發起人之一,後來雖幾經股權變動,仍牢牢掌握着浙商基金25%的股權。
天眼查app顯示,因農夫山泉而連續四年登頂中國首富的鐘晱晱,出現在浙商基金的董事名單中。
按理說,有衆多浙商大佬加持,浙商基金應該底氣十足。但事實上,這家公司目前的發展情況不容樂觀。
業績拖累規模增長
首先是管理規模的變動。浙商基金在2017年曾經歷了一次顯著的規模增長,一度達到610億元,這一增長也被視爲公司的"高光時刻"。隨後,管理規模開始迅速下降,至2018年末,其管理規模已降至214億元。
2023年二季度末,公司的管理規模重回歷史高點611億元。此後,又經歷了連續兩個季度的下滑。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公司的管理規模已經跌破500億元大關,降至491.38億元。
究其原因,與其基金產品業績不理想不無關係。
3月20日,浙商基金連續發佈了基金合同終止公告,包含旗下浙商智選食品飲料、浙商智選家居、浙商創業板指數增強3只發起式基金。
發起式基金的成立條件相對寬鬆,但若三年後規模沒有達到2億元,根據相關規定就會被強制清盤。浙商基金如今面臨的就是這樣的情況。
天天基金網顯示,截至2024年3月18日,浙商智選食品飲料A、浙商智選家居A、浙商創業板指數增強A成立以來的虧損分別爲28%、43%、30%,且規模距離2億元的目標相差甚遠。
而這三隻基金的表現還不是最糟的。截至3月18日,浙商基金旗下38只混合型產品中,約3/4出現虧損,其中浙商智選先鋒一年持有混合A虧損超過44%,浙商智選經濟動能混合A虧損超過40%。
旗下基金業績不佳,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新基金髮行困難。
2023年全年,浙商基金僅發行成功了一隻債基浙商興盈6個月定開和一隻指數型基金浙商中證1000指數增強。
2023年12月,浙商基金髮布公告,浙商智多恆兩年持有期混合從2023年9月1日開始募集,直到2023年11月30日募集期限屆滿都未能滿足基金備案條件,因此未能成功發行。
基金經理流動性較大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基金經理的流動性。
據Wind數據,截至目前,浙商基金旗下的基金經理人數爲17人,平均任職年限爲2.57年,這一數據遠低於行業平均值4.52年。
浙商基金旗下的基金經理變動頻繁,17位基金經理中有7位是在2022年下半年後加入的。目前任期最久的基金經理就是賈騰,任職5年22天。
然而,賈騰的業績表現平平,在其管理三年以上的產品中,除了浙商豐利增強債券基金,其他產品的業績均爲虧損。其中,浙商滬港深混合基金的虧損幅度超過了40%。這導致其管理規模從2023年一季度的153.87億元下滑至目前的62.07億元。
儘管如此,賈騰依然是浙商基金的"主力軍",從其他基金經理的業績表現看,不僅年化回報爲負數,而且任職時間普遍較短,均在三年以下。
浙商基金產品結構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債卷型、貨幣型基金規模分別爲267.65億元、153.01億元,佔總規模的比例達到85%左右,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權益類基金規模的進一步萎縮,以混合型基金爲例,其規模已縮水超四成。
而造成浙商基金"重固收、輕權益"的主要原因,除了近幾年權益類基金不好賣,可能也有基金經理普遍從業經驗不夠的問題。
在頻繁的人事變動和業績不佳的雙重壓力下,浙商基金能否擺脫困境,逆風翻盤,《投資者網》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