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賣局變身嘉美館 「畫都」風華重現
公賣局變身嘉美館「畫都」風華重現。(圖/遠見雜誌提供、蘇義傑攝)
「猜猜這是哪裡?嘉義車站附近美麗的新地標。」8月中旬,嘉義市長黃敏惠在臉書分享了兩張空拍照,圖中建築運用大量木材與透明玻璃,在夜色中散發浪漫的純樸美感,讓該則貼文吸引超過2000人按贊,併成爲近來衆人造訪和打卡的熱點。
黃敏惠透露,這是嘉義市首座古蹟再造空間,未來更將是發展地方美學的重要基地,引起市民共鳴:「好期待!嘉義終於有美術館了!」甚至有人認爲「看起來比南美館還漂亮!」
耐人尋味的是,歷經多年醞釀後,終將於10月6日開館的「嘉義市立美術館」(簡稱嘉美館),何以受獲期待?
步出嘉義火車站,沿着中山路往右走,前方出現一棟典雅的復古建築,門口一棵棵鳳凰木,花木扶疏,大多數市民對它的印象,停留在1936年興建的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如今,這邊三棟老舊廳舍和廢棄倉庫,即將以嘉美館的面貌華麗重生。
事實上,嘉美館本身就具有深厚的建築美學底蘊,其最先設計者即是打造松山菸廠中庭、臺南警察署(現爲臺南美術館一館)、林百貨的梅澤舍次郎,正因爲如此,1930年代最時興的平屋頂、八角棱柱、幾何線條的弧形空間、與樓同高的直立窗臺……等,在館內,可說俯拾皆是。
2013年,確定以此做爲嘉美館後,市府便委託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與王銘顯建築師進行規劃和再造設計。
呼應木都,改採CLT工法
過去,阿里山一帶是臺灣的林業重鎮,爲呼應嘉義過往的「木都」地位,嘉美館舍棄現代慣用的水泥工法,改以CLT(多層次實木結構積材工法)技術重塑外牆,一來減輕重量,讓內部空間冬暖夏涼,符合節能減碳的時代訴求,更讓整棟建築散發溫柔的美感。
此外,建築團隊拆除了原先的警衛室,增建挑高三層樓的展示空間,串連三棟相鄰的建物,把整個空間和動線打通,並賦予視覺通透的大面積玻璃帷幕,讓內外景象連成一氣。漫步其間,外頭的天光和樹影輕盈透入,而館外的社區民衆亦能一覽無遺館內展演動態,內外交融,成爲景緻一隅。
相較於鄰近的「文化古都」臺南,嘉美館雖然沒有南美館氣勢恢弘,卻多了份深入社區的親民感。
當「市民客廳」,融入生活
擁有多年獨立策展經驗,2011年成立「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的賴依欣,去年5月回到故鄉嘉義,接下嘉美館館長一職。
她坦承,嘉美館編制只有九個人,多爲文化局轉調來的公務員,要服務的市民也不到30萬,精準的自我定位,是首要功課:「想要抵達國際之前,一定要先跟社區產生連結!」
首先,嘉美館將大門改在三棟建築環繞的凹口,讓民衆先走過綠意盎然的景觀庭園,順着轉角來到鬧中取靜的開放式中庭,讓嘉美館毫無違和地融入周邊社區,彷如「市民客廳」的親切定位,與聞名國際、同樣出自小城市的日本「金澤21世紀美術館」如出一轍。
使用空間部分,除中間主場館的三層樓策展空間,左右兩側建築還添加了咖啡廳、紀念品商店、圖書室、兒童藝術教室等多功能設施,而且,除了中庭大門,面朝中山路那側,亦有出入口,爲的就是擁抱民衆。
而早在開幕前,嘉美館就規劃一系列暖身活動,從去年的「想像一座美術館」座談、「美術館佇嘉」工作坊、走入在地咖啡館的「藝術廣播計劃on air」、到今年開始發行的館刊《迴歸線》和月訊《畫外》,不斷拉近與民衆的距離,甚至,連嘉美館的視覺識別系統,也是溝通重點之一。
去年11月,嘉美館辦了兩場「共識營」,分別邀請館員和在地藝文工作者,瞭解各界對嘉美館的想像與期待。
設計logo的莊濟寰,理念是讓logo呼應三棟建築的鳥瞰造型,音似嘉義的「+1」,也有鼓勵公衆參與的「加一」之意,配色還融入桃紅(桃城)及倉木(木都)兩種顏色,建構成一個立體的「文化之門」意象。暗喻往後嘉美館將成爲一個開放的地方美學平臺,邀請民衆一同參與。
當然,不少人會納悶,身爲全臺最迷你的縣市之一,嘉義市爲何需要新蓋一棟美術館?
人才寶地,孕育在地藝術家
殊不知,嘉市有着豐厚的人文底蘊,以及獨特的美學地位。
比方,1938年首次辦理的「府展」(臺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該屆入選的嘉義畫家就佔了兩成,被《臺灣日日新報》以「嘉義乃畫都,入選者佔二成」的標題大幅報導,爾後爲嘉義博得「畫都」美名,成爲臺灣的藝文人才庫,歷年來催生出林玉山、陳澄波、蒲添生等重要人物。
嘉美館正扮演着承先啓後的中介角色!如開館第一檔展覽《辶反風景》,將展示1930年代多幅同樣描繪嘉義地景,卻分別運用不同媒材的有趣創作,一窺當時藝術家如何探索所處的城鄉風貌,併爲傳統「寫生」發揮不同詮釋。
同場搭配觀賞的,還有許多當代藝術家的嶄新創作,從立體雕塑、現代油畫、到即興塗鴉都有,讓人感受近百年來美學典範的流變。
賴依欣規劃,嘉美館先梳理嘉義過往的美學脈絡,讓在地民衆認識自家藝文歷史,如兒童藝術教育區的《嘉義的形狀——諸羅新風情》,便以林玉山的《諸羅風情》爲基底,讓學齡前兒童以隨意的筆觸和圖像配置,理解繪畫的基本原理和空間感受。
接下來,嘉美館還會透過駐村、展演、座談等多元形式,邀請各界藝術家來到嘉義,並走入校園及課堂,讓藝文和美學思考,成爲嘉義學子生活和教育的一部分,不再束諸高閣。
時光飛逝,80多年前建造的專賣局,不僅見證當年的畫都風光,如今也將以地方美學平臺的面貌,華麗轉生。
《遠見雜誌10月號4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