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不要讓疫情的延續,成爲社會不平等的破口!

工商社論

在第三級防疫警戒不斷展延的期間,「我沒有生病,只是不健康而已」,是一個值得政府重視的重大議題

政治人物不能同時解決所有重要的議題,但是政府必須要如此」。防疫警戒的一再延長,意味着更多在行政院紓困4.0與精進方案之外,嗷嗷待哺的家庭國人,不能出門工作賺錢,或是在自家/店面營業。如果加上,更致命、傳播速度更快的變種病毒株之入侵,男女老少出門聚會/聚餐、逛街、旅遊、運動,都受到顯而易見的限制,而活潑好動的小朋友們,也只能待在家裡極有限的空間裡面。冷冷清清的街頭,門可羅雀的店面,代表着民生經濟的不振,意味着大家對於病毒的戒慎恐懼,又何嘗不是「心理影響生理」、「生計受威脅,生活受干擾」的開端?!

再次延長到7月26日的第三級防疫警戒,迫使國人必須面對「沒有生病,但是生理和心理,都並不健康」的社會問題,也是政府無可迴避的課題

首先,不平等,是源自於「(政治)資源的不公平分配」。從疫苗施打的優先順序中,引起諸多爭議即可窺知一二,例如,高居第二類優先名單的政府官員。其次,除了直接「打疫苗,顧生命」,普羅大衆要的並不多,日子過得去就好。但是,隨着第三級防疫警戒的展延,許多人連「顧肚子」、日常生活都無以爲繼,而無庸置疑,這當然也是政府的責任。最後,如果在夏天旅遊旺季,民生經濟活動也正常的運行,而且年底前,大多數國人能夠打到疫苗,有幸得以進入後疫情時代,則將是政府必須「超前思考,綜合部署」、廣度和深度都更復雜的另一個開始。

早在1991年就有兩位美國學者提出「影響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該概念架構包括:經濟社會種族文化、以及廣義的環境狀況。更進而言之,基於年齡、性別、以及遺傳體質天生因素,將會慢慢向外形塑出,每個人的日常作息習慣和生活形態,然後得以與外界連結成爲社會和社區的網絡,像是:與生活和工作相關的教育和職場環境,還有失業飲水、衛生環境、健康維持、照護服務、居家住宅、農業和食物生產及其供應

就此觀之,防疫警戒逐漸因地制宜,根據疫情發展而分級或「微解封」,甚至進而「常態化」,則除了很多家庭和個人無法受惠於政府的經濟紓困措施,從而有生存的難題,全體國人在防疫警戒期間,無論是日常生活和職場工作的型態,還是居家環境與社交生活,都受到不可忽視的影響。一旦因爲看不到疫情結束的盡頭,暫時停止營業而關門連鎖廠商店家受創後,或許還能夠東山再起;但是,個人或微型企業,捲土重來的可能性,不但會大幅降低,對於有小孩的青壯族羣、就算是「頂客族」而言,創業之後的關門大吉,在工作職場還必須面對中高齡就業族羣,在薪資降價以求」的激烈競爭。

由於直到7月上旬,流竄的變種病毒與疫情,還沒有被完全控制,因此,政府的當務之急,莫過於處理好疫苗的取得和施打。就算在疫苗供應無虞、而且政府有能力做到每一個星期,可以施打100萬劑疫苗的前提下,要達到羣體免疫、以恢復正常生活的目標,以60%估計(還要再施打1200萬人,需要12個星期,三個月)。簡言之,在疫苗供應無虞、每一個星期施打100萬劑疫苗的前提下,要達到完成二劑,60%羣體免疫的基本門檻,或能夠增強對變種病毒的抵抗力,我們需要六個月的時間。保守的估計,就是今年底前,恐怕也無法讓全體國人回到正常的生活。

除了從中央到地方政府所無可迴避失業、貧窮的問題,社會階級將因爲「新貧」、「青貧」、「下流老人」的「回不去了」,不但影響生理的健康,心理壓力在短期的驟然增大,害怕被社會蔑視、甚至認爲已經被社會拋棄的心理疾病,也會發生在父母親經濟狀況無以爲繼的在學子女身上,而這段長達一年多的期間,年輕學子「畢業,就是失業」的外在壓力,在在都將使得整個臺灣社會的集體焦慮感,像是在一個悶燒鍋裡面,人人受害,更重創經濟社會的長期發展。

影響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在一年半載的期間與其後,有形與無形的影響,將會是長期性,少則三五年,多則是人生就此一蹶不振,禍延子孫。像是「貧窮世襲」和「階級世襲」,不同社會階層之間,人力/人才流動的順暢,一旦慢下來、甚至停滯下來,對於國家經濟的影響,是跨世代、難以彌補的重大損失。「我沒有生病,只是不健康」,這是後疫情時代,最重大的社會復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