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視評丨下單一份“愛因斯坦的腦子”,“情緒消費”真能化解情緒焦慮?
考試前下單一份“愛因斯坦的腦子”、分手了下單一份“失戀陪伴”、起不來牀預訂一份“叫醒服務”……據光明網、央視等媒體報道,這些表面上看起來腦洞大開的虛擬服務,在年輕人中有着相當高的人氣,不少網店甚至月銷量10萬+。然而,記者調查發現,這種被稱爲“情緒消費”的消費新業態,存在着個人隱私泄露、價格和服務不透明等問題。
“情緒消費”,是一種爲了滿足人們精神層面需求的消費形式,爲的是實現消費者的情緒釋放、情感體驗以及精神享受等。網絡平臺上的“情緒消費”服務項目,包括傾訴、叫醒、陪聊、安慰、哄睡等很多類型,價格從1元至上百元不等。
年輕人熱衷於這些看似“虛頭巴腦”的“情緒消費”,背後其實是他們對情感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快節奏的生活裡,年輕人恐怕很難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來經營深層的情感交往。於是,觸手可及又能精準匹配需求的虛擬情緒服務,成了他們解決內心困惑、尋找情緒出口的一種新的方式和路徑。如果說這樣的“情緒消費”確實能夠帶給他們一定的關懷和撫慰,那麼他人應該給予理解和尊重。
只是,這一新興消費熱點背後潛藏的一些不確定性和風險,應該引起注意。比如,不少情緒服務的內容、時間等信息都不夠清晰,可能暗含消費“陷阱”;部分“陪聊”人員其實並沒有心理諮詢相關資質,不專業的服務極有可能給消費者帶來更大的心理傷害;有些服務甚至涉黃“擦邊”,夾雜一些非法內容和行爲。所以,相關部門還需密切關注“情緒消費”的特點和發展趨勢,適時進行規範和引導,明確服務提供者的專業能力和倫理秩序,釐清相關服務邊界。消費者也要增強辨別能力、理性下單,避免因爲一時“上頭”而得不償失。
說到底,“情緒消費”只能暫時疏解情緒、撫慰創傷,不能真正解決生活和情感中的問題,所以人們切不可過分沉迷、依賴於此。和親朋好友多聊聊,或者尋求正規機構、專業人士的幫助,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樂觀心態,這些應該比“情緒消費”更管用。
來源:中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