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眼鏡研發僅1.5小時完成!初探 Google神秘 X部門
在 Google I/O 2014 前夕,《ETtoday 東森新聞雲》專訪了 Google 最神秘的部門「X」實驗室副總裁 Megan Smith,透過短短 30 分鐘的時間,瞭解引領的穿戴式裝置開發熱潮的 Google Glass ,以及包括自動駕駛車計劃(Google selfdriving car project)、熱氣球計劃(Project Loon)、智慧隱形眼鏡、空中風力渦輪機(Makani Power)等瘋狂構想源頭。
▲▼Solve for X 平臺介紹與官方宣傳影片。(圖、影片/取自官網、YouTube)
我們於 2012 年在 Google 總部的一次訪問的機會中,透過 Google 內部工程師葉平,瞭解到在工作方面,Googler 的時間比較彈性,主要的工作壓力與時間調配都是自己訂的。而 Google 內部溝通上比較扁平化,即使是總經理在會議中也必須要接受任何員工詢問的任何問題,並提供解答;此外,在工作上,每個人都可以提出任何自己想到的案子,而且只要找得到人幫忙完成,就可以執行該項計劃,像是 Chrome 瀏覽器等都是這樣子誕生。
也是因爲這樣的風氣帶動下,在 Google 內部產生一些人,專門進行一些天馬行空、瘋狂的計劃,後來 Google 公司內部決定把這些人集合起來,額外成立一個叫做「X」的神秘部門,並設立機密權限,即使是一般員工,也不能輕易進入,這個部門後來在 2010 年 10 月就宣佈推出自動駕駛車計劃,造成全球話題不斷。
這次的專訪當中,我們接觸到了這個 Google X 實驗室副總裁 Megan Smith,她個人本身集創業家、科技推動者(tech evangelist)、工程師、改革家與資源媒合者(connector)等多個角色於一身,在 Google X 實驗室中主導多項專案,其中包括 Solve For X 平臺的創辦與主持。
透過 Megan Smith 的介紹,我們更進一步理解到有關射月(Moonshot)計劃成形之前的 Solve for X 平臺,以及像是無人汽車(Self Driving Car)、Google 眼鏡(Google Glass)、熱氣球計劃(Project Loop)等產品誕生的過程。
Google X 成立的目標,是要「用很異想天開的方式去解決人類生活上的問題」,現在想到的方法就是「射月計劃」。至於「Solve for X」本身集結了 Google 跟社羣的力量跟資源,以及知名的 MIT 科技研究室、已經有超過 1000 萬人次瀏覽的 TED,還有 FOCUS FORWARD 等在內的合作伙伴,合作伙伴之間的資源都可以互相應用,進一步推動射月計劃。
比較值得一提的是,Google X 用來解決問題的方式相當有趣,他們先在內部或 Solve for X 平臺上拋出一個想法(ideas),並建立一個概念雛形(Prototypes)等到這個雛型完成,就可以成爲 Google X 的一項計劃([x] projects),最後再導入商用模式的產品(product/business),好比說無人汽車、風力發電能源等,都是透過這個工作方程式催生出來。
基本上 Google X 出資成立 Solve for X 這個平臺,其目的就是提供給開發者、農業、教育、能源專精的人去完成一些事,而 Google 將會投入一些 idea 產品跟技術的資源,最後一起整合資源,去做一些可以改變世界的事情。很自然的讓這些人把計劃「想得更大、發展得更遠」。像是一般人想到的,可能只是解決現況,而這可能只有「1」,但是透過 Solve for X 平臺的概念,就會有「10」倍的成效,進而帶來更大的效益。
Megan Smith 也公開這個團隊的做事原則,表示如果用一般的做法的話,從一個想法到一個做法,會花很多時間。但是透過射月計劃,事情就會很簡單,像是在 Google [X] 內擁有 Google Glass 這理念的人,其實在 1.5 小時內就決定出 Google Glass 設計概念,這在以往一間公司或是個人,是絕對無法完成的。
而要讓 Solve for X 平臺發揮應有的功能,還得必須打破以往「公司老大說的算」的傳統概念,透過「2/3 YES+& + 1/3 YES but」,而不要一聽到計劃就一直說不(YES but),反而應該要多放在「這個專案可以做,"而且"還可以...」,然後再來考慮「這個專案這樣子可以,"但是"...」的問題,透過節省很多跟同伴爭論,來達成效率。
好比說在 Project Loon 的計劃,就是看到現在全世界仍有三分之二人口無法上網,而利用氣球漂浮在大氣中的平流層,並在上方發送網路訊號至地面上,網路的速度約等於 3G 網路甚至更快,讓更多偏遠地區的人們可以上網。這是個很瘋狂的想法,但卻已經執行了一年,在這一年中,Google X 不斷嘗試提升氣球飛行的天數至 100 天,並加強對於氣球飛行路徑的掌控能力,同時還要可以讓每個行動裝置可以獲得 5 Mbps 的行動網速,而這個計劃在 2014 年 5 月,首次利用長期演進技術(LTE)在巴西的偏遠鄉鎮測試實驗成功,目前還與世界各地的電信商洽談合作事宜,接下來這個計劃將從測試階段轉投入正式營運,並持續讓飛行天數延長、加強網速跟穩定性。
對於該項計劃,Megan Smith 以非洲當地沒有網路爲例,指出在當地,一般人如果要跟國際文化接軌,他們的想法可能有三,一個是做一個小本生意,或是選擇離開,或是加入政府、國際組織,纔能有更多的資源去達成。而 Solve for X 平臺的意義便是在於,讓「所有人」都不會只有這三個選項,所以建立了「Aid For Africa」這個專案,讓所有人都可以上網,降低數位落差,接觸國際,並有機會站上國際。
有了這樣的執行概念,其實要開發新東西的力量就變得更強大。像是合作伙伴當中的 TED 不爲他們的內容被很多人看到而滿足,希望透過他們的平臺集思廣益,生出很酷炫的東西、造福人羣,因此舉辦「 idea in Xction」的活動,當中安排了六個 Solve for X 人去腦力激盪,最後想到把電視弄到腦子裡,另一個把照片放到眼睛(裝置、晶片),或是一進房間,房子就知道我需要什麼溫度。
Megan Smith 指出, Google 每年舉辦的 Google 全球科學展(Google Science Fair),13~18 歲的人去做科學研究,像是去年贏得冠軍的隊伍他們的創意其實都有可能成爲 Google X 的計劃內容。而 Google 舉辦這樣的活動,就是鼓勵大家去做科學研究,要有射月計劃的想法;與其自己花那麼多力氣去思考,不如辦活動集思廣益,應用這些網路原住民,Solve for X 平臺也是類似這個概念,在一個開放式平臺的前提下,讓大家都可以上網去看、去參加,並在這樣開放的環境底下,讓這些發想快速的累積,成爲一個概念跟做法。
Megan Smith 表示,在 60 年代,其實是科技技術很封閉的年代,人們常常很容易被陷入一些問題,但是那個時候卻有人登上月球,這樣的想法應該要存在,隨時都要想一些更遠的東西,隨時要認爲生活可以再更好,生活上的一些問題應該要獲得解決,而這就是 Google X 的精神。
概略來說,Google X 提供了一個跳脫以往的商業合作模式,不以盈利爲目的,旨在改善全人類生活,不過對於 Google 以及其合作伙伴來說,這樣的合作模式,反而更有助益其未來的業務推廣與形象經營,此次 Google X 公開了這項做法,無疑是讓更多人認識發展當中的 Solve for X 平臺,但有更多的成分,卻也在不知不覺中,讓更多業者從中學習到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態度。
*部分資料來源:Solve for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