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紅包理財買基金 法人建議「重股輕債」

▲理財就從過年領紅包開始。(圖/unsplash)

記者周康玉臺北報導

新年理財從領紅包開始,我國的投信基金規模去(2020)年逆勢增長5186億元,爲史上金額增長第三大年度法人表示,疫情尚未完全平息下,各國政府財政貨幣政策持續同步撒錢,資金動能充沛,勢必涌向股債風險資產,尤其看好股市中長期向上趨勢,操作上建議「重股輕債」。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統計,截至去年底爲止,投信整體基金規模達4兆5232億元,創各年度新高。若與前年底相較,規模年增長5186億元,僅次於2019年、2001年,爲史上金額增長第三大年度,年成長率爲12.95%。

按類型區分,去年增長最多的是國內貨幣市場型基金、國內ETF指數股票型基金、國內股票型基金,各增加2273、1342、808億元;此外,跨國一般債券型基金、跨國多重資產型基金、國內ETF股票槓反型基金、跨國股票型基金,也都增加200~500億元不等。

而規模減少最多的是跨國ETF債券型基金、跨國ETF股票槓反型基金,各減少811、200億元,其餘減少不到100億元,顯示資金大量涌向風險性資產。

第一金全球大趨勢基金經理人葉菀婷表示,去年3月,全球股市一度受到新冠疫情衝擊,股債同步崩跌,但是在各國政府透過財政紓困方案、央行貨幣寬鬆政策撒錢救市下,資金熱潮涌現,並帶動金融市場破底翻,多國股市迭創新高。

進入2021年,葉菀婷認爲,因各國寬鬆政策延續、疫苗陸續問市、科技創新趨勢不墜三大動能,金融市場仍看好。

葉菀婷認爲,投資佈局應「重股輕債」,債券看好收益性相對較佳的投資級債或高收益債基金;股票則着重具轉機題材中國股市,以及搭上技術創新的臺股、美股、AI人工智慧、精準醫療等基金。透過定期定額分批進場,再搭配逢回加碼佈局的策略,降低波動風險,拉高勝率

安聯臺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供需的不平衡,推升原料價格上漲後,會開始陸續傳導到下游,待需求復甦後,經濟活動就動起來,目前對臺股景氣樂觀,就資金面來看,水龍頭還繼續流,企業獲利會陸續上修,景氣行情接棒後,股市就可望走得更久。

▼投信基金規模衝高 去年增逾5000億。(資料來源:投信投顧公會,2021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