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拖網過度捕撈「金線魚」 佛教蓮社放生5000尾魚苗補救

紅杉魚爲常見食用魚種。(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社會中心/臺中報導

臺中市佛教蓮社日前在麗水漁港放生5000多尾食用魚紅杉魚苗,由於該魚種遭到大量捕撈,近年來族羣數大量減少,盼藉由這樣的方式,維護海洋生態資源永續發展

紅杉魚又稱金線魚,平時生活水深40公尺至220公尺具泥沙底質海域體長最長可達35公分,爲大衆化的食用魚,但由於其捕撈方式主要爲海底拖網,因民衆需求增加而過度捕撈以及棲息地遭受污染,族羣數量在近十年急遽下降,在世界自然基金會出版的《海鮮選擇指引》之級別已由「想清楚纔可食用」升至「避免食用」。

爲永續漁業資源發展及維護地球海洋生態資源,由臺中市佛教蓮社發起本次魚苗放流活動,而麗水漁港安檢所人員也到現場保障現場民衆安全,攜帶相關救生裝備從旁戒備

▼活動現場畫面。(圖/記者謝侑霖翻攝)

值得一提的是,放生魚苗的活動並不是第一次舉行,但有學者認爲沒有經過謹慎評估的放生,其實就是「放死」,《ETtoday新聞雲》曾報導,經濟系教授李武忠認爲,國內公家機關民間團體,繼續進行無謂的魚苗放流,不當人工放流水產養殖產品,反而造成污染天然族羣基因、混雜品系、引進入侵種及病源菌等反效果,嚴重破壞及攪亂原本物種遺傳結構,造成族羣弱化,生態失衡,加速自然資源枯竭,在沒有詳細的評估支持下,不應該進行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