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房地合一稅2.0 政府一鴨三吃(杜宇宏)
臺灣高房價的問題已經不是新聞,不僅青年買不起,中壯年買不起房的問題更是嚴重,許多人更是工作大半輩子,就僅爲了買一間遮風避雨的房屋,爲了一個最基本不過的居住權而已,就連柯市長妻子陳佩琪也對媒體說,高房價是民怨之首,上班族多把賺來的錢八、九成拿去買房,卻緊縮其他消費,但一間蛋黃區的房子,也讓她跟柯文哲這種做30年的醫生夫妻吃不消,更何況一般上班族。當房地合一稅2.0要實施時,你正在鼓掌叫好,認爲居住正義的時代要來臨了,也許背後還有些秘密是你不知道的。
高房價的受害人數可能比你想像的還要更多
根據聯徵中心2020年12月數據顯示,有高達112.1萬的民衆正在揹着房貸。全臺租屋家庭破百萬戶,實際租屋人口可能突破300萬人,高房價的直接受害人至少412萬人以上。並非只有377萬人而已(以房屋自有率84%計算的無自有住宅人口數)。
高房價問題,不只是房子買不起這麼簡單,連帶產生臺灣未來堪憂的五個問題:
第一,年輕人買不起房,不敢結婚也不敢生,少子化變成」稀」子化。臺灣2020年只有16萬5249個新生兒,創歷史新低,而今年1月至3月新生兒人數僅約3萬5千人,比去年同期更是減少13.6%。美國中情局(CIA)更公佈2021全年全球人口生育率預測,在227個國家或地區中,臺灣生育率預測中成爲世界最低。少子化將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不僅衝擊教育界,更會造成經濟停滯與倒退,少子化已經是嚴重的國安問題。
第二,嚴重排擠其他消費。臺灣薪資長期成長低緩,實質經常性薪資倒退十幾年,以居住人口衆多的新北市爲例,新北市房貸負擔率高達48.36%,房價所得比高達12.09倍,家庭可支配所得將近一半都在還房貸。
第三,加大貧富差距問題。根據財政資訊中心統計,2018年全國2300萬人中,有房屋者爲906萬人,其中88%持有一戶;六都當中,以高雄市僅持有一戶的比率最高,爲92.4%;臺北市房價雖高,但是持有一戶的比重86.5%,是六都中比率最低的,顯示臺北市許多民衆擁有兩房以上。
高房價的直接受益者只有少數約10~12%的人及高房地持有的財團,財富集中在少數的10%握有85%的財富,用貸款額度要抑制房價是無法阻擋口袋深的炒房大戶,房屋成爲新型態奴隸制度的工具,房貸奴與租屋奴不斷爲有錢人累積資本,加深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M型社會。
第四,物價高漲。房價跟物價息息相關,尤其租金常隨着房價而變動,同樣一碗牛肉麪,在臺南可能50元,臺北將近150元,其中的店面租金成本差異是很大的因素。又政府透過控制通貨膨脹來刺激經濟,導致物價基本上也是不斷的增加。
第五,加深世代剝奪。買不起房,並非青年不努力,而是從進入社會開始賺錢的那一刻,房價就已經被上一代炒作的高不可攀,80年代的青年正進入結婚成家的時期,以新北市房屋價格爲例,20年電梯大樓,2房1廳1衛浴這麼基本的居住需求,動輒都要接近千萬上下,造成這樣的結果,豈不是上一代炒房造成的嗎?
房地合一稅2.0是實現居住正義嗎?財稅機關背後不敢說的目的?
還記得當年國民黨執政時,8年的房產政策被網友評論「養、套、殺」,如今換個政黨完全執政,當年高喊居住正義民進黨,有讓房價下跌嗎?用稅收抑制房價,只不過是接着「養、套、殺」罷了,高房價對政府來說可以獲得更高的稅,除了民意壓力,沒有什麼理由會讓執政黨要抑制房價,從以下三個理由更可以看出,房地合一稅2.0不過是趁着高房價來個一鴨三吃的手段。
理由一,2020年稅收不如預期,加稅填補財政空洞。
根據財政部的各類賦稅實徵淨額報告,從2010年的1.53兆,到2019年爲2.47兆元,十年來增加了61.4.7%,去年受疫情影響,稅收淨額僅2.38兆。雖然歲收成長幅度驚人,但平均每人負擔的國債數據卻不理想,從2010年的20.4萬元,到最新國債數據今年2月份平均每人負債是24.6萬元,國家的負債沒有減少,還逐年增加。國家支出越來越多,怪不得財政部有壓力,要想辦法在房屋高漲的時刻分一杯羹。
理由二,最基本的稅務獎勵金都廢除不了,財政部的背後目的是爲了加稅。
在臺灣,稅務員開出錯誤稅單,不僅沒有懲處與淘汰機制,還有稅務獎勵金可以領,黃國昌前立委質詢時就透漏,稅務獎勵金越高層領越多,上級長官難道不會爲了個人利益,給個業績目標,變相鼓勵稅務員亂開稅單,要求基層稅務員開出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稅單來拚業績嗎?其實稅務及關務人員查稅獎金早在2004年廢除,然而財政部卻用「財政部核發稅務獎勵金作業要點」讓稅務獎勵金起死回生,稅務獎勵金編列1.3億元,而國稅局的好朋友,行政執行署執行案件也有獎金,編列1.9億元。臺灣納稅人權保障嚴重不足,國稅局權力過大,行政院日前更是大動作招開記者會打算修法,提高逃漏稅罰金並加重罰鍰,讓稅務機關又更加擴權,寧可錯殺一百也不願放過一人,連最基本的稅務獎勵金都廢除不了,財政部之心路人皆知。
理由三,明年各縣市選舉,主打年輕人最痛恨的高房價問題獲取選票。
利用高房價問題,假打房真加稅,不僅明年年底各縣市首長大選可以獲得選票,又能增加國家收入,對於執政黨是一舉數得。然而加稅可以抑制房價嗎?年輕的你還相信實價課稅會實踐居住正義也許太天真,從汽車貨物稅的省思,不管進口車或國產車都因爲多重稅金導致價格大漲。許多網友把同款車跟鄰近國家的售價一比,發現售價差異甚至高達一倍多,主要原因來自「各種稅務」,從進口關稅、貨物稅、營業稅,買一臺車的錢至少超過三分之一都進了政府的口袋,最後吃虧的就是買車的消費者,連最基本代步的機車也是如此,反觀用稅制抑制房價,最後受害的就是有居住需求而要買房的年輕人,房地合一稅難以真正實現居住正義,長期來說可能只會墊高房價。
真正實現居住正義,政府應該要怎麼做?
因臺灣地狹人稠,限制購買「住宅」的數量是落實居住正義最重要的方式,依照房屋持有年限,房屋使用年限,家中人口數等方式,源頭限制購買住宅的權力,如果一個投資客手上擁有5間房子在租人,依然還想繼續購入住宅,這樣的行爲是否明顯超過一個正常人對於居住的需求?對於這樣明顯將房屋作爲投資標的的行爲應予以從源頭上限制,才能真正將房屋給需要的人購買,價格纔會迴歸正常面。
第二,建築種類分類與修法。
區別高級住宅與一般住宅,鬆綁法規,降低一般住宅的公設比例,傳統華夏的低公設與低管理費,更符合一般民衆居住的需求,並採用實坪計價更能讓建築業者與消費者更重視實際居住空間的品質,解決花大錢買房,實際居住坪數卻只有一半的亂象。
第三,政府因房屋交易而獲得的稅收,應該用於抑制房價。
政府想利用加稅的手法抑制房價不是不行,但對於房價高漲反而能增加稅收,豈不是助長房價高漲,成爲房價高漲而受益的族羣之一,因此房屋交易而獲得的稅收應專款專用,用於抑制房價如增加社會住宅,青年租屋補助等,才能避免政府喊抑制炒房,實際上卻用交通建設、土地徵收、設置重劃區等,反造成房價繼續飆漲的亂象。
當「加稅」成爲政府在高房價時代下爲了分一杯羹的手段,不僅難以解決房價高不可攀的亂象,長期而言更可能將房價墊高,受害的就是買不起房的下一代,期盼政府機關能大刀闊斧的改革,不只抑制炒房,更要讓房價修正,房屋迴歸居住使用,而非成爲投資理財工具,還給下一代臺灣人真正的居住正義。(作者爲產業研究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