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 成全球新角力場
有船有櫃者得天下,全球經濟角力戰場轉移到最夯的航運業!不單美國總統拜登最新劍指航運業,要求外國航商降低對美國出口業者徵收港口滯留與滯期(D&D)費用;韓國政府也出手,鼓勵韓國出口商與韓籍船公司簽約,保證有艙有櫃,政府補貼二成運費;歐盟擬啓動高運價調查;就連國內立委也擬緊急質詢,調查航商無預警抽船,導致缺櫃危機。搶船、搶櫃、搶艙大作戰,儼然已由企業版升級爲國家版。
疫情緩解各國拚經濟,基於全球貿易逾八成透過海運貨載,近期中、美、歐主要港口卻出現塞港、航商跳港事件頻仍,但運價依然驚驚漲,港口滯期費跟着翻倍增,讓出口商壓力爆表,要求政府緊急救援,也使得搶船、搶櫃、搶艙亂象頻傳。
最新一期Drewry世界貨櫃指數WCI、上海航交所貨櫃指數SCFI均寫下現貨基本運價歷史新高,包括上海到洛杉磯運價漲至9,631美元、年增229%,上海到鹿特丹運價逾1.2萬美元、年增近六倍,這還不含各式附加費。據統計,亞洲-美國航線今年來已調漲GRI(綜合費率上漲附加費)多達15次,最近一波漲價將在8月1日生效,加收運價從1,000~2,000美元不等。
進入海運旺季,缺櫃情形加劇,海運業者徵收滯留費跟着翻倍。貨代業者透露,近期貨櫃進入美國內陸花更久時間,造成貨櫃裝卸和歸還貨櫃延誤,貨櫃週轉率降低,滯留費喊漲。據貨櫃線上租賃和交易平臺ContainerxChange的調查,2021年全球20大港口滯留費成長104%。
航運經濟戰開打,也使得全球十大航商、船東國的動向受矚目,近期歐、亞航商動作頻頻加碼佈局。最新焦點是韓國總統文在寅6月底提出五年計劃,除了加碼挺韓國船東新建融資、託運人運費補貼等,訂定2030年擁有1.4億載重噸的自控船隊、150萬標準櫃的貨櫃船隊,趁這波景氣好躋身航運強國。
據Alphaliner截至11日統計,全球營運中的貨櫃輪有約6,225艘,提供總運力24,808,184TEU(20呎櫃),論市佔,前十大航商囊括84.6%,第一領先羣前四大航商包括丹麥的馬士基、瑞士的地中海、法國的達飛、中國大陸的中遠海運等,市佔加總達到57.9%。
長榮、陽明、萬海分列7、9、10名,臺灣進榜家數最多、合計市佔9.7%,緊追中遠海運的12.2%,長榮若加計新造船舶運力、實力大增52%,未來有望挑戰五哥德國的赫伯羅特;韓國的HMM排名第8、市佔3.4%。
反觀美國是數一數二進口大國,旗下卻沒有全球性大型航商,今年來美國政府祭出近6兆美元刺激方案爆買全球商品,類似爆買潮在歐洲也看得到,各大船公司樂得將船舶、貨櫃向歐美傾斜,推升運價大賺超額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