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消金 退出臺灣市場
圖/本報資料庫
花旗集團(Citigroup)15日宣佈全球消費金融業務整頓計劃,未來將專注在規模最大且成長潛力最高的市場,分別爲新加坡、香港、阿聯酋和倫敦。至於臺灣、大陸、澳洲、巴林、印度、印尼、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波蘭、俄羅斯、泰國、越南等13個據點的消金業務將關閉。
金管會銀行局15日晚間證實,近日花旗(臺灣)銀行董事長莫兆鴻已至銀行局報告此事,確定將出售臺灣消金業務,這是花旗全球的策略,與臺灣的業務、獲利能力或展望都沒有關係。
花旗銀目前在臺灣同時有子行和分行,金管會表示,關於退場時程、將保留分行或子行,花旗目前都還沒有具體計劃,但金管會特別緊盯兩點,一是要保障「客戶及員工權益」,二是不得將客戶轉介到香港,以免有消費者保護問題。
澳盛銀行2017也曾出售臺灣、新加坡、香港、大陸以及印尼等地的個金與財富管理業務,最終由星展銀行接手。本次花旗要關閉亞洲13地的消金,市場也傳出星展銀可能再出手承接。
銀行局則指出,花旗新的執行長今年初上任,重新調整全球發展策略,基於全球性策略佈局,花旗在臺消金業務會開始找買家,但「不會是立刻,仍需要一段時間」。
花旗銀來臺逾50年,還曾在臺併購華僑銀行,銀行局統計,2021年前兩月花旗(臺灣)稅前獲利12.06億元,目前有6,553億元的存款、3,090億元的放款,信用卡首季刷卡量504億元在臺排名第六大。
銀行局表示,花旗在臺已經營出極大規模的高資產客戶,且在國人心中已是美國企業的代表,很多人講到美企,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花旗銀行,對花旗出售消金業務,金管會覺得可惜,且花旗總部目前尚未指示之後要以子行還是分行模式留在臺灣。
花旗集團15日也發佈最新財報,第一季獲利與營收雙雙優於預期,第一季獲利79億美元,每股獲利3.62美元,遠勝數據供應商FactSet訪調分析師預估的每股盈餘2.6美元;也較去年同期花旗季度獲利25億美元,或每股1.05美元明顯好轉。
花旗同時宣佈要關閉橫跨亞洲、歐洲、中東市場共13處據點的消金業務,受到此消息影響,花旗集團股價15日早盤下跌0.4%,報72.59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