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中國葡萄酒十年,破局的關鍵是什麼?
近期上市公司集中發佈半年報,多家消費類上市公司業績下滑,引發熱議。究其根本,是整體社會消費疲軟。今年前7個月,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幅度只有3.5%,相較2023年、2022年同期增速放緩。
高速增長的時代已經結束,在重重挑戰之下,消費品類將如何發展?也許可以葡萄酒行業爲鏡,照見消費品類的下一步發展。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1-12月全國規模以上葡萄酒企業總產量爲14.3萬千升,同比下滑33.1%。
據海關總署數據,2023年1-12月全國瓶裝葡萄酒進口量爲15.21萬千升,同比下降29.8%。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葡萄酒產量的同比數據已經連續十年下降,國內葡萄酒這些年來的發展局面並不是很樂觀。最近十年時間,國內葡萄酒經歷了一段漫長的調整期,這個調整期什麼時候結束,還需要看市場需求的改善以及供應量的消化程度。
葡萄酒行業上半年業績黯淡
今年上半年,葡萄酒上市公司陷入了整體虧損的境地。其中,A股5家葡萄酒上市公司3家預虧,ST通葡預計上半年虧損2750萬元到2450萬元;莫高股份預計虧損800萬元至1200萬元;中信尼雅預計虧損450萬元至550萬元。
從上述發生虧損的上市公司來看,主要原因是葡萄酒消費市場持續低迷,結合公司動銷緩慢,從而導致了公司業績下滑,出現了虧損的局面。
另外,在港股市場上,王朝股份出現了預盈,但與上半年收到政府補貼660萬港元有關。另一個港股上市的葡萄酒上市公司怡園酒業公佈2024年中期業績,收益1658.3萬元,同比減少54.53%;淨虧損353.1萬元,2023年同期淨利540萬元;每股虧損0.44分。
作爲國內葡萄酒“一哥”的張裕A,今年中報也出現了營收與淨利潤雙降的現象,但依然保持盈利的水平。
從更長時間維度來看,張裕一直是葡萄酒上市公司中的“孤勇者”。Wind數據顯示,2014年至2023年,11家上市葡萄酒企業共披露109份年度財報,其中,54份盈利,53份虧損,2份持平。在盈利財報中,張裕以81.26億元的盈利貢獻了九成以上的份額,成爲近十年來唯一一家連續盈利的上市葡萄酒企業。若剔除張裕,其他10家上市葡萄酒企盈利和虧損相抵後則表現爲淨虧損41.75億元。
而2024年上半年,不僅僅是國產葡萄酒處於調整階段,進口葡萄酒的數據也不好看。
參考2024年上半年瓶裝進口葡萄酒的數據,包括法國、智利、意大利、西班牙等都處於下滑的局面之中。其中,法國瓶裝葡萄酒進口量、進口額分別下滑15.15%和5.97%。西班牙進口葡萄酒,量和額分別下滑17.8%和16.16%,這是近年來下滑最大的一次。排名第三的智利和排名第四的意大利進口額也在下滑,其中意大利也是近年來首次下滑。
由此可見,葡萄酒行業整體處於異常艱難的週期中,無論是國產品牌還是進口品牌,市場都不容樂觀。
行業整體低迷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回望過去,造成葡萄酒行業十年低迷的原因有很多。
藉助信息差,早幾年進口葡萄酒大肆進攻,但也因爲進口葡萄酒的低價及良莠不齊的質量,極大地衝擊了中國葡萄酒市場,國內消費者在“泥沙俱下”的進口酒上交了很多的學費。另一方面,中國葡萄酒企業走了很長時間西方的老路,偏離了中國人的餐桌習慣,遠遠未形成大氣候。
當然,葡萄酒消費頹勢也受多個維度因素疊加影響,例如居民收入下降、葡萄酒消費場景較爲單一,普及程度明顯不足、白酒與啤酒市場的擠壓等。此外,還會受到葡萄酒行業的週期性影響。萬物皆週期,葡萄酒行業也離不開週期性的影響。
實際上,不僅僅是葡萄酒行業,包括餐飲、服裝、家電、化妝品等消費行業,今年的銷量情況也並不樂觀。近期上海外灘18號的高端餐廳的倒閉,印證了當下消費需求特別是商務宴請需求的轉變。這對葡萄酒來說也是一個非常不利的信號——高端商務市場的退潮,葡萄酒的家庭消費場景、個人獨飲消費場景、朋友聚會場景都沒有形成氣候,行業的壓力進一步加大。
寒冬之下,該如何破局?
值得關注的是,張裕A披露的半年報顯示,全國社保基金一一四組合新進張裕A前十大股東,持有325.35萬股,當前持股比例爲0.47%。
社保基金的投資決策往往與國家政策相關聯,被視爲市場的風向標,一定程度上也傳遞出“國家隊”對葡萄酒行業的看好和支持。
中國葡萄酒市場的信心與潛力來自哪裡?
一是葡萄酒酒種的巨大增長空間。據統計,2023年全國喝掉的白酒和啤酒加起來有883億瓶。但喝掉的國產和進口瓶裝的葡萄酒,僅佔白酒和啤酒合計瓶數不到1%。如果未來國產和進口瓶裝的葡萄酒佔白酒和啤酒合計瓶數超過5%,那麼將意味着這個市場還有5倍以上的增長空間。中國葡萄酒擁有全球前列的市場,就必然會誕生全球領先的本土企業。
近年來諸多企業也在進一步深耕中國消費者偏好,中酒協提出了“中國風土 世界品質”的口號,龍頭企業張裕也在創新採用中國酵母、中國橡木桶等,推出更適合中國消費者的葡萄酒和白蘭地,以提升消費者對葡萄酒和白蘭地的興趣。
二是葡萄酒消費人羣的未來潛力。得年輕人者得天下。一大批國潮品牌絕地反殺的案例無不說明了年輕羣體強勁的消費力和消費熱情。而且葡萄酒在年輕化上比強勢酒類白酒更有優勢,若能超車成功,搶下年輕市場,對葡萄酒的未來十年乃至三十年發展都是極好的助力。
當然,培育消費人羣,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長期研發、長期做好產品創新,這樣才能夠更好迎合時代發展的潮流,這樣的產品纔不會被輕易淘汰。
三是葡萄酒在出口上的極大優勢。今年以來,出口外需表現強勢,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日益提升,具備“走出去”能力的企業,在未來競爭中將贏得更多優勢。從近期舉行的第四屆中國(寧夏)國際葡萄酒文化旅遊博覽會報道來看,中國葡萄酒的實力已經不容小窺,在高端陣營上也具備了與國外品牌一爭高下的實力。如2023年張裕在國內外各類知名賽事中,就獲得大金獎、金獎等獎項227個,放到全球來看也名列前茅。
值得一提的是,葡萄酒是國際化的酒種,在全球市場上,中國葡萄酒的發揮空間比白酒更大。近期,著名的英國品牌評估諮詢公司Brand Finance發佈的“2024全球最強葡萄酒&香檳酒榜單”顯示,張裕已經連續兩年蟬聯第一,張裕的管理層也曾表示,得益於全球佈局,張裕產品能夠更快地進入海外高端渠道,提升了品牌的競爭力。
Brand Finance發佈的“2024全球最強葡萄酒&香檳酒榜單”
縱觀法國、美國、澳大利亞等重要葡萄酒生產國的產業發展路徑,葡萄酒消費市場的繁榮與該國的人均GDP有着重要的關係。
以美國爲例,1978年,當美國人均GDP突破了1萬美元后,整個國家進入了長達30年的大消費時代,消費結構也呈現出了一個極爲明顯的變化——從非耐用品消費到耐用品消費再到服務型消費的轉型升級。
而早在2019年,中國的人均GDP就突破了1萬美元,邁過了消費領域的歷史分水嶺。未來,相信中國葡萄酒市場必然會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著名投資大師、“量子基金”前合夥人吉姆·羅傑斯在1999年就買入了張裕股票,並長期持有。近年羅傑斯仍在繼續增持張裕的股票,對中國葡萄酒巨頭的發展充滿了信心。他表示,“大部分外國人一開始不喝葡萄酒,但他們現在正逐漸開始喝,這種現象不僅發生在美國,也出現在了許多國家,所以我持有中國的葡萄酒股。”
雖然在短期內尚未見到葡萄酒產業的拐點,但可見在長期週期上,葡萄酒行業依然有望企穩回升。而當葡萄酒行業逐漸擺脫困難期,步入新的景氣階段時,對頭部葡萄酒企業無疑會構成直接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