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辦事仍需多方發力
近年來,不少地方把需要多個部門辦理或跨層級辦理,且關聯性強、辦理量大、辦理時間相對集中的多個事項進行集成辦理,爲企業和羣衆提供“一件事一次辦”“一類事一站辦”等服務,收到良好成效。比如,爲減少參保職工申領生育津貼時在單位和醫療機構之間奔波,寧夏銀川市醫療保障部門在申領途徑、辦理時限和申報流程等方面進行優化,讓參保職工生育後足不出戶就能快捷領取。目前,已高效辦成生育津貼“一件事”超2萬件。
當前,隨着政務服務不斷優化,許多棘手難題得到破解,羣衆辦事來回奔波之苦明顯減少。但同時,營商環境和辦事效率還有一些不盡如人意之處,政府從靜態管理者轉變爲高效服務者依然任重道遠。持續提升企業和羣衆的辦事滿意度、獲得感,需要聚焦“高效辦成一件事”,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持續在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方面下功夫、促改革。
線上發力和線下推動相結合,讓服務措施更有力度。一方面,加強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實現從可以在網上辦向網上更好辦、更易辦轉變,推動更多高頻事項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另一方面,完善線下服務,努力實現辦事方式多元化、辦事流程最優化、辦事材料最簡化、辦事成本最小化。比如,在重點項目審批方面,可運用大數據手段和短平快網絡流程,統籌抓好項目前期準備工作,推動新批項目儘早開工,確保續建項目按時復工,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形成滾動推進的良好態勢。同時,相關部門應深入一線實地踏勘,通過現場辦公對適當的項目進行整合、優化,儲備符合政策要求、投資導向、帶動能力強的重大項目,確保資金到位、條件成熟後能高效承接、快速實施。
正向激勵和反向約束相結合,讓服務措施更有溫度。要精準施策、多措並舉,實現只進“一扇門”、通辦所有事。比如在政務大廳的建設管理中,應該根據需求持續調整窗口布局,推廣服務事項無差別受理,通過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優服務等方式,切實解決企業、羣衆辦事跑腿多、耗時長等問題。此外,不斷完善查錯、糾錯等機制,對羣衆反映的“辦事不暢”“辦不成事”問題,能現場協調解決的儘快解決,不能現場解決的限期迴應。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發佈的情況通報顯示,寧夏人社政務服務好評率達100%,連續20多個月位列全國人社系統第一梯隊,這與當地普遍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並對問題迅速調查覈實、解決密切相關。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楊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