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知名麪店驚傳收攤!簽約外送5個月「抽成30%」虧慘 改賣調理包

▲2大外送平臺平均抽成超過3成。(資料照/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許力方綜合報導

美食外送在臺興起,漸漸改變消費習慣,連地瓜小攤販都加入衝業績,但業者普遍至少抽成30%,有店家就苦嘆,如果是隔壁客人,懶得下樓叫外送,「代表我已經硬生生被抽走30%!」訂單交到外送平手上,不僅現金流被掌控,還抽成30%,如今傳出,基隆有知名麪店加入外送反虧損,簽約不到1年實體店面收攤,改賣調理包。

路邊擺攤賣排骨酥、地瓜球,老闆一人顧攤,還加入外送平衝業績,雖然業績變好,現金量卻變少。他接受《東森新聞》訪問時說「因爲等的時間也是再等,剛好線上有客人點餐,就是多的收入」,另一方面也是爲了打口碑知名度坦白說要用外送賺錢很困難,只能「加減賺」。

▲簽約外送5個月「抽成30%」!不少店家苦嘆虧本。(圖/東森新聞)

據瞭解,透過外送平臺交易,訂單營業額都扣在平臺裡,但款項一個月固定發放2次,結算區間得往前推2周,最久會被押到一個月,且實際領的金額不到7成,現在兩大平臺都抽成超過30%,維護費500到600元,簽約費3000到5000元。營業額現金流被掌握在平臺手上,店家多了訂單、原物料用料提高,但抽成高的嚇人,沒有準備週轉金,恐怕吃不消。

就有經營餐廳的店家,因平臺抽成實在太高,負擔不起其它人力費用的增加,一間義式餐廳許姓店長受訪時坦言「可能我隔壁的客人,他不想下樓,就叫(外送)他們直接送,就代表我已經硬生生被他抽走30%。」一份餐點,扣掉人事水電食材成本,過去淨利可達30%,現在交給外送平臺,30%獲利通通被賺走。

此外,基隆也有知名麪店驚傳收攤,根據《TVBS新聞臺》報導,韓姓老闆苦嘆,外送平臺抽成高達3成,但講難聽一點,他們賣一碗麪獲利僅4成,加上房租、人事、水電瓦斯成本根本負擔不起,本來月均收入可達3至5萬元,今年7月加入外送平臺後,大概少了3萬元,扣掉30%抽成,月入不到12萬元,平均少了4萬元,等不到約滿1年,11月底店面就先收了,現在改做調理包。

新北市經發局商業發展科長潘守廉日前表示,外送平臺的說法是,市場剛開始要推動業務,相對行銷資源花費較多,目前較大的平臺平均抽成都超過30%,希望中央儘快訂定企業公平交易條例雙方簽訂契約時可能有分成周結或月結,有業者反應常常時間到了卻沒拿到錢,已經協助餐飲業者12月初向內政部申請協會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