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噶瑪蘭族複名18週年 潘朝成新社梯田辦攝影展

Bauki Angaw(潘朝成)爲紀念噶瑪蘭族複名18週年,特地選在花蓮豐濱鄉新社梯田舉辦戶外攝影展。(Bauki Angaw提供)

工作人員在新社梯田戶外展場布展。(Bauki Angaw提供)

這次攝影展以噶瑪蘭複名運動主題。(Bauki Angaw提供)

知名的花蓮豐濱鄉新社梯田旁,明天(21)起將有一場海邊戶外攝影展登場,噶瑪蘭攝影家Bauki Angaw(潘朝成)爲紀念噶瑪蘭族複名18週年,特地選在祖先耕作土地上舉辦這場展覽,展出他自身尋根族人追求尊嚴與權利歷程,猶如一次族人與祖靈對話

出身花蓮的Bauki Angaw,從小並不知自己身爲噶瑪蘭族人的血緣,及長了解身世後,愛攝影的他也開始記錄這段尋根之旅,就在此時,隨着1980年代原住民族羣意識覺醒,前噶瑪蘭族耆老偕萬來1987年率領族人,提出「去除污名、還我尊嚴、恢復族名」三大訴求,歷經15年複名運動,終於在2002年12月25日,由出身噶瑪蘭發源地宜蘭的前行政院長游錫堃宣佈爲臺灣原住民族第11族,這段爭取複名過程,成爲他記錄及自身追尋族羣認同的重要經歷

這次展覽選擇在豐濱鄉新社部落拉拉板(Lalaban)山腳下海濱梯田旁,在文化上具有重要意涵;這片祖先耕種的土地,不僅養活族人,如今也是噶瑪蘭族文化傳承的重要基地

1878年,花蓮加禮苑社噶瑪蘭人聯合當地薩奇萊雅人發動加禮苑抗清事件事敗後往南逃至東海岸阿美族混居,隱藏族羣身分,其中豐濱鄉新社村爲主要聚集地,噶瑪蘭語意爲「最高」的Lalaban,不僅是指新社部落羣山中最高的山頭,也是部落漁民出海捕魚回航時重要的指標,Bauki Angaw在這處對噶瑪蘭族具有象徵意義的山腳下,舉辦複名18週年紀念攝影展,也具有族人告慰祖先的意味

Bauki Angaw本身是一位資深影像工作者,拍攝大量各原住民族相關影像與紀錄片,目前還身兼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理事長,不僅與族人在新社推動成立香蕉絲工坊,積極傳承該族獨有的香蕉絲編織工藝,現在新社族人更返回原鄉宜蘭,傳授原族人失傳的香蕉絲編織技術,以及教導族語和各項祭儀傳統文化,向社會大衆宣告宜蘭噶瑪蘭族未曾消失,「我們一直都在」。